该如何看待没了水袖的越剧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第31届世界戏剧节刚刚在南京落下帷幕。为期10天的戏剧节上,让爱看戏的人们享受了一场华丽的剧场饕餮。然而,观众们也发现,越剧没了水袖,昆曲越来越华丽,老戏纷纷展露新颜。不过,意在跟上时代潮流、吸引年轻观众的创新是否创对了地方?吸引外围观众又会否葬送艺术传统?也引来了广泛的质疑声。(新华网11月3日)

乍一看来,“没了水袖的越剧”、“越发华丽的昆曲”,确实与传统意义上的戏曲大相径庭,引发公众对于传统艺术的担忧,要说也不无道理。

不过,在笔者看来,这样的担忧其实有些多余。任何事物,只有先能生存,才可以去谈发展和传承。戏曲艺术同样不能例外。不难设想的是,假如原原本本保留了传统细节的戏曲艺术,却落得个没有观众,更无人喝彩的境地,连生存和延续都成了问题,更遑论传承与发展了。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戏曲当然有必要跟上时代,顺应潮流,以不断的改良和创新来求得生存与发展。

事实上,戏曲艺术固然得益于对传统艺术经典的传承,但戏曲艺术中被奉为经典的传统,其实也是在漫长的历史舞台上不断发展演变而来的。很多在如今看来已是经典的戏曲艺术,其实并非生来便是如此,而同样是改良与创新的结果。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没有一成不变的传统,也没有纹丝不动的经典。传统戏曲的经典之处真要能够一代代的传承下来,就必须不断的改良,也必须能够为当代人所喜闻乐见才行。一个最简单的道理是,传统戏曲只有在当代有了生命力,才能避免断代失传的悲剧,从这个角度来看,那种固守老戏的老传统,不思改良,不顾潮流的所谓传承经典,本身就是对戏曲艺术传统的误读,不仅不可能让传统戏曲艺术获得发展,连能否延续下去都将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因此,无论是从生存还是发展的角度来看,跟上时代潮流,不断改良和创新都是传统戏曲无法回避的必由之路,对于戏剧节上的老戏换新颜,我们当然不妨给点掌声。

当然,传统戏曲跟上并顺应潮流,并不等同于简单的去逢迎潮流。假如戏曲的改良仅仅是为了迎合观众的需求,仅仅是出于市场的考虑,而不去传承戏曲本身的特点,甚至把颠覆传统作为创新的话,这样的曲意缝合,不仅是对传统戏曲顺应时代的曲解和误读,更将对戏曲艺术本身带来难以恢复的破坏。这一点,至少是“没了水袖的越剧”所应当小心并防范的。(武洁)

(摘自 《新华日报》)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