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越剧尚未正名之前,曾有过许多名字:绍兴文戏、的笃戏、小歌班……听名字就知道,越剧的出身是极草根的。
相比于昆曲的字字珠玑,京剧的数百年积淀,刚过百年生日没多久的年轻越剧,是从民间艺人搭起的门板和草垛上传承下来的。
越剧的起步可谓艰难。有地方志记载,初年,某个喜欢越剧的浙江官员,在家乡临海新落成了祖宗祠堂,请了一班“的笃戏”来聚人气。可是没有人对草台班子感兴趣。这位官员想了各种办法,包括
征召全镇小吃摊,让听戏的人免费吃喝等——后来吃白食的人太多,又改为进场看戏,就发3个铜板。
越剧真正上台面,还是在的上海。1917年,《申报》刊登越剧演出的广告,成为有史可查越剧被媒体和公众接受的首例。此后一代越剧大师袁雪芬,自1942年起在上海首倡越剧改革,废说戏而请导演,引进电影表现手法等,让越剧变得精致和可人起来。
越剧真正大发展的黄金年月,还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袁雪芬所坚持的“不唱堂会,清白唱戏”的精神,让人们真正把杰出的越剧演员当成艺术大师看待。现在所能看到的一大批经典剧目如《红楼梦》、《梁祝》、《祥林嫂》,都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众多前辈之手重新打造;60年代中期先后出现谢晋导演的《舞台姐妹》,越剧电影《红楼梦》,也让这一剧种风靡全国。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改革开放以后,越剧与其他传统剧种一样,被抛离出流行文化之列。为守住阵地,与其他剧种一样,越剧又一次开始了每演必有送票的尴尬局面,直至今日。
算上越剧起步的那十余年时间,“越剧送了50年票”的说法并不为过。
还有一个情况,越剧曾经蓬勃发展的阶段,与它能紧随社会潮流的步调有很大关系。社会号召提高女性地位,宣扬婚恋自由所带来的美好爱情,歌颂劳动人民对压迫的抗争……这些主题,越剧都进行了完美的诠释。在很多情况下,并非越剧自身想违背市场的规律,而是社会需要越剧送票。
成也送票败也送票,已经习惯了在政府扶持的温室下存活的越剧,在当下,显得孱弱和娇喘了。事实上,众多越剧名角,都已经在紧迫地寻找着越剧再度蜕变的道路。操作越剧演出的工作者,也在疾呼着让越剧尽快找回市场免疫力的观点。能否像百年前那样,轻灵而锐意地再度跟上时代的步伐?留给越剧的时间已经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