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代起,话剧、电影界中的灯光技师王根福、毕志平、凌波等,先后被邀为越剧作灯光设计。他们与灯光操作人员一起,研制出动态中的烟、火、闪电、雨、日出、日落、霞光万道等灯光效果器材。又在原有的灯具上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如天幕区的小方灯,原先只仅仅起到对画天幕布一层色光而已,经过改制,在小方灯光源前的一定焦距上钉上框架,蒙上挖成按戏中所要求的云、山、月亮、太阳等各种形状的锡纸,再在透孔部位封上一层透明色纸,通过光源投射到天幕上,产生单色平面图象的投影效果,进而在框架上去掉锡纸,改用无色透明的玻璃纸,用透明、半透明的水彩色、水粉色直接在玻璃纸上绘制成蓝天、白云、彩霞、红花、翠竹、青山绿水等,大大丰富了天幕画面的色彩层次,产生悦目的幻觉效果。这种天幕投影形式一直延用到60年代初,才被舞台幻灯投影景所取代。
50年代中期,上海越剧院将有丰富实践经验、技术上各有所长的,如张祥元、许仁清、张君云、钱成美、张根宝、吴定有、顾安明等10多位灯光操作人员集中起来,成立灯光组。他们除了分别为院属各团担负演出时的灯光操作任务外,在平时全组人员与两位灯光设计共同研讨各个时期先进的光学电气方面的科学技术资料,并对它们进行开发。使很多新材料、新科技,如半导体、可控硅预选回路、高电子集成电路,首先借鉴运用到本专业中来,并对各类效果灯和有的项目还在有关科研单位和生产厂成批投产之前,就自制并使用于舞台灯光操作系统和特技效果灯中去。
如在1979年上海越剧院演出的《傲蕾·一兰》一剧中,灯光设计师吴报章为解决天幕幻灯景上出现的旗杆上飘动着的旗子,突然旗杆折断、旗子挂落的特殊需要,在效果器上加上他独创的复杂装置,灯光组的师傅根据预定的设计方案制作出了这一特殊的效果器。又如在1965年上海越剧院学馆演出的《雷锋的童年》一剧中,灯光设计明道宣攻克了一个又一个高难度的技术环节,通过灯光技师的精心制作,一个全新的“翻书效果器”创造了出来。于是在序幕的台口纱幕上首先出现了一本红色封面中间有金色雷锋头像的日记本,然后观众眼看着红封面被掀开来,变成蓝色的日记本内页,接着再现出剧“雷锋的童年”的五个字样。另外如三面红旗飘动乃至满天幕的红旗飘动的效果器,也由明道宣首创成功,使用在《菜市春》(上海越剧院1966年3月演出)一剧中。
灯光设计朱柳庄在1968年创研成功了地球效果器,他利用报废了的2K圆球形聚光灯泡,先把灯泡内的灯丝从灯头插口处抽掉,然后在玻璃壳球面上用玻璃透明彩色油墨画上浮雕式的五洲四海图形,再在长焦距幻灯上用定片固定清晰的圆周,定位在中间的地球泡通过马达带动,一个立体感极强的地球即在天幕上运转起来,效果极佳。此外灯光组还把单向转盘跑云效果器,改革成双向对转的转盘跑云效果器,使投在天幕上的云的动态更强,变化更多,形象更逼真。
再就是舞台投影幻灯技术的运用、发展和推广。1959年浙江越剧二团成功地把聚光灯改制成投影幻灯,在玻璃片上用油墨作画,然后放大到天幕上组合成画面。1961年上海越剧院在这个基础上,灯光创作人员会同全组技术人员,并请教电光源专家蔡祖泉,对幻灯的光学原理及灯体各部件的性能和作用及技术数据进行了细致的查考和研究,经过无数次的实践,使有效的光范围得到扩大,图象的清晰度得到提高,并对校对的方便、准确和灯体的散热等技术环节都作了处理,最后绘制成详细的制作图,请协作单位江南造船厂生产了首批正规精确的舞台投影幻灯。很多兄弟单位、生产厂家纷纷前往学习取经,为以后的黄浦灯具加工厂、光耀灯具厂等厂家,将舞台投影幻灯器材成批生产、投放市场、推向全国打下了基础。
而在幻灯景胶片水色绘片法使用后,上海越剧院灯光设计明道宣为了克服水色绘制方法上的局限,于1963年初,首次研究创造出舞台幻灯景喷漆绘画工艺,它大大加强了绘片的表现能力,把幻灯艺术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而后,上海越剧院杨楚之在喷漆绘画技法上加以发展,把喷漆绘画工艺推向多层次的表现。1964年8月,上海越剧院张步顺、浦立去北京参加大型歌舞《东方红》的舞美工作时,把这一成果介绍给从全国调来参加工作的舞美专家们,得到高度的评价,由此推向全国。(来源:上海越剧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