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派小生陆绪燕(右)和吕派花旦刘美杉表演《打金枝》。
最近沙井粤剧茶座好戏连连,值得看的新戏不少。刚演出了上海评弹,上周六天津越剧艺术交流中心又登上沙井“戏剧星期六”的舞台上演《南北越剧流派荟萃》。《打金枝》《三盖衣》《梁祝》等经典越剧桥段接连上演,让现场的越剧迷们大呼过瘾。
流派纷呈 南北越剧演员齐聚沙井
5月14日下午,深圳书城宝安(沙井)城的三楼阶梯舞台下坐满了前来观看越剧的观众。他们提早占好座位,静静地等待演出的开始。主题虽为《南北越剧流派荟萃》,但在前北京文化部越剧团作曲钱雄看来,此“南北”并非地理上越剧流派的划分,而是越剧发展到如今已经流行于全国的象征,在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地区越剧团兴盛,光浙江省就有400个越剧团,1个越剧团平均一年下来能接300场演出;而北京、天津、吉林等地区也成立了越剧团。此次参与演出的演员就有来自北方京津地区的,上海、杭州中部地区的、还有福建南部地区的,因此称之为“南北流派”。而演出的折子戏,有《打金枝》范派、吕派,有《追鱼》的徐派、王派,有《三盖衣》的金派,《山河恋》的尹派、袁派,还有最后压轴的《梁祝·楼台会》的戚派和毕派,将“流派荟萃”演绎得相当到位。
越剧唱词以上海话为主,吴侬软语,优美动听,即使听不清楚唱词也能从演员精彩真切的表现中窥出剧情的一二。但为了让观众能看懂,主办方十分细心地在舞台右上方挂了投影仪,实时滚动台上演员的唱词,让一些听不懂上海话的戏迷们也能了解台上演员所表达的内容。
穿越历史 亲身感受名剧魅力
当天,共演出了5个剧目,分别有《打金枝》《追鱼·书馆》《碧玉簪·三盖衣》《山河恋·送信》《梁祝·楼台会》。首先上场的《打金枝》是观众较为熟知的桥段,讲述的是唐代升平公主许配汾阳王郭子仪第六子郭暧为妻。时值汾阳王花甲寿辰,子、婿纷纷前往拜寿,惟独升平公主不去,引起议论,郭暧怒而回宫,打了公主。此次用越剧表演出来却别有一番韵味,陆绪燕女扮男装饰演的驸马全程表情严肃,将生气的情绪渲染得十分到位,而刘美杉饰演的公主则又温柔又跋扈,撒泼耍闹的一场戏,她将头上和身上的首饰一一摔在地上,将公主恼羞成怒时的模样真实地还原。置身观众席间,仿佛台上的表演就是一场穿越,让观众亲眼目睹“驸马打公主”的全过程。
压轴表演的《梁祝·楼台会》可以说是越剧舞台上演出历史最悠久、留存录音最多的老戏,从落地唱书到女子越剧,它经过几代艺术家的舞台实践,已成为越剧小生、旦角演员必修的看家戏。而演出的演员都是“大腕”,祝英台由戚派花旦、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第21届梅花奖得主王杭娟饰演,梁山伯则由国家一级演员、毕派小生丁小蛙饰演。名家演名剧的组合,自然让这台压轴好戏获得了更多的掌声。
名家荟萃 梅花奖得主专程来深
作为这场越剧专场演出的组织人之一,天津越剧艺术交流中心主任周兰生也为观众带来了越剧表演《追鱼·书馆》。周兰生介绍,天津越剧艺术交流中心成立以来,连续三年邀请越剧名家、梅花奖得主、国家一级演员为越迷朋友奉献精彩的越剧折子戏,实现不分地域的名家与票友、专家与票友之间的教与学;为新人的成长、为表演艺术的提高、为戏迷朋友提供高品位的越剧节目创造条件。此次参与演出的各地名家也是天津越剧艺术交流中心请来的,“我们这次请来的演员不仅有梅花奖得主,还有上海越剧院的当红小生、国家一级演员,还有崭露头角的越剧新苗,让这些专业演员和一些越剧票友同台演出,一是为了提高票友的水平,再一个就是扩大观众群,让戏迷能够欣赏到真正高水平的演出。”周兰生说,压轴演出的王杭娟、丁小蛙本来正在上海排戏,为了这次演出,她们放弃了手里的工作,特地飞来深圳参与演出。
台上演出精彩,台下戏迷认真,70多岁的沈奶奶独自一人前来听戏,非但不无聊,反而饶有兴趣。老家在上海的沈奶奶随儿女来到深圳定居,以往在老家长听的越剧如今在深圳却不能常听到,这次在微信上看到有越剧团过来沙井演出,她便坐车一个多小时从南山辗转来到沙井。“‘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我小时候就喜欢听越剧,在深圳也听过好几次,这次在手机上看到演出信息就来了。”像沈奶奶这样辗转而来的戏迷不在少数,深圳是个年轻、包容的城市,而越剧的发展在深圳已然生根发芽。
宝安日报记者 杨文静/文 雷小舟/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