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新百年需要更多的大漠骊歌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自从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两年前提出“下个一百年越剧怎么演”的话题以来,越剧界人士一直在思考,在探索。昨天,沪浙两地的戏剧评论家聚会上海市文联,再次探讨这一话题。

话题由越剧故乡浙江嵊州带到上海的一台原创新戏《大漠骊歌》而展开。《大漠骊歌》以南北朝时北周至隋朝的历史演变为背景,选取一代名将长孙晟与宇文芳之间的一段爱情悲剧,将家国大事与儿女私情交错演绎,整台戏跌宕起伏,恢弘大气。

国家一级编剧、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吴兆芬表示,越剧在新百年的生存和发展需要突破,需要创新,这就需要越剧工作者的大胆实践。成长于越剧故乡的嵊州越剧团,能够大胆创作越剧新戏,并在题材上开拓创新,剧中主人公也富有个性,难能可贵。著名戏剧评论家诸伯承、沈鸿鑫、余雍和等认为,越剧素以才子佳人戏为多,以和亲为题材的戏剧也大多限于两种模式:或悲悲戚戚,或深明大义。但《大漠骊歌》却跳出了传统模式,在和亲的历史事件中体现人性,显得真实感人。

著名戏剧评论家、上海戏剧学院教授戴平认为,越剧新百年的探索需要越剧新人。《大漠骊歌》达到启用新人,出场的演员平均年龄才22岁,但演技却毫不逊色。整台戏武戏文唱,刚柔相济。在舞台艺术设计上,加入了京剧元素,也融入了少数民族的音乐,展现了大漠文化。一号主角裘巧芳师从陆锦花,这次演出却以范派为主陆派为辅,很好地体现了主人公长孙晟的个性,饰演宇文芳的女一号主角倪锦锦则采用了吕派为主傅派为辅的唱腔,演员个人的嗓音特长与剧中人物的情感抒发融为一体,行腔自然优美。

著名戏剧评论家荣容广润、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理事刘觉等表示,《大漠骊歌》是一出“震撼越剧界的越剧”。该剧在创作中跳出了传统窠穴,真切地反映了和亲背后的无奈和人性,既表演了为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和平、百姓安宁的利益而牺牲自我的情怀,又揭示了在历史进程中,人们无法选择的无奈和因此而带来命运的可悲。从表现民族和睦团结题材这类剧目的框框中脱颖而出,让观众看了心动、情动。浙江省剧协主席、省文联处黄宪钢介绍说,《大漠骊歌》在市场化运作是也达到创新:由嵊州越剧团订购剧本,由浙江省戏剧家协会帮助作者修改剧本,邀集国内一流编剧、导演、作曲、舞美等精心打造。值得肯定的是,在上海演出期间,嵊州越剧团主要演职员走进高校、社区,为年轻人唱越剧,讲越剧,使更多的年轻观众走进了剧场。

嵊州市委、宣传部长何国英告诉笔者,自从袁雪芬老师前年提出“下个一百年越剧怎么演”的问题后,越剧故乡嵊州的越剧人都在思考。思考的结果是:越剧需要创新,需要原创的剧本,需要培养新人,培养新观众,唱腔需要在传承流派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所有的创新都需要实践,于是,有了《大漠骊歌》,有了让专家们评说的样本。这个样本还有许多不足,专家们在充分肯定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大漠骊歌》将充分吸取专家们的意见,反复修改,使这出戏成为越剧新百年的经典。

越剧新百年,需要更多的《大漠骊歌》!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