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色彩斑斓的百年越剧发展史
第二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开幕式文艺晚会侧记
越剧《九斤姑娘》选段。(周建平摄)
带着质朴、清新的乡村气息,带着唯美的艺术个性和婉约清丽的江南特性,越剧从浙江田间走进上海,走向全国,成为独具魅力的全国第二大剧种。百年越剧发展史就是一部海纳百川、探索创新的发展史,昨天,在宁波大剧院姹紫嫣红的舞台上,《越·2010》文艺晚会展现在大家面前的就是这样一部色彩斑斓的百年越剧发展史。
“天然舞台”再现舞台
走进大剧院,观众立刻被扑面而来的越剧风情所感染。王文娟、金采风、吕瑞英、毕春芳等老一辈越剧表演艺术家踏着红地毯来了,26位历届“梅花奖”和“文华奖”得主的巨幅照片一一展示着,在摇曳生姿的花旦和婉约情长的小生那眼波流转、水袖轻扬、云步轻点中,观众置身在深厚的越剧文化长廊之中。
步入剧场,金碧辉煌的舞台之上,一座宁波上世纪30年始曾吸引越剧皇后筱丹桂及徐玉兰、毛佩卿等越剧名家的天然舞台引人注目,这座台中之台不由得勾起老戏迷对女子越剧在宁波盛行之时的深情回忆。
名家名段争奇斗艳
从早期的小歌班男班艺人闯荡上海的筚路蓝缕,到越剧女子科班争奇斗艳的异军突起;从上世纪40年代越剧改革风潮的掷地有声,到新中国成立后越剧流派纷呈、男女合演的别开生面;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越剧“小百花”的姹紫嫣红,到新世纪初中国越剧事业的扬鞭奋进,这些元素一一被晚会巧妙地融入。
由越剧名家茅威涛、赵志刚、方亚芬、吴凤花等多位名家领衔,观众欣赏到了代表越剧艺术不断超越的精彩剧目片段——最初在浙东乡村的晒谷场上落地唱书,充满泥土芬芳的《九斤姑娘·成亲》;充分吸收了昆曲“水袖功”的《情探》选段;借鉴京剧武戏的《越王勾践》片段;改编自外国文学作品的《阿育王》片段;开启了越剧反映现代生活题材先例的代表作《祥林嫂》选段;茅威涛把整台晚会推向的经典段落《梁山伯与祝英台·下山》。
时尚传统完美结合
悠扬的乐曲、婉转的唱腔、细腻的表演、婀娜的身段、靓丽的演员演绎着越剧发展的百年传奇,而晚会上处处流露出的时尚元素与越剧的完美结合更让观众感受到越剧艺术创新的活力。
一出清新质朴的《九斤姑娘》,昨晚演绎成了时尚的音乐剧形式,结合宁波民俗风情十里红妆的背景,市甬剧团、小百花越剧团和歌舞团的姑娘小伙载歌载舞,成了一场时尚的盛宴。
赵志刚的《西厢记·月照西厢》清新脱俗,而越音中融合的钢琴乐元素及女生小组唱的背景、诗化的意境让观众耳目一新;还有吴凤花《情探》中满台飞舞的水袖舞蹈,创造出舞台的现代美,给观众以视觉冲击力;由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曲作者、著名作曲家何占豪指挥的交响乐《梁祝》气势磅礴,也为这个星光璀璨的舞台增添了亮丽色彩。
文艺“甬军”打造越剧节开幕式晚会
600余位演职员、10余个艺术团队、多位梅花奖得主、代表越剧艺术不断超越的多个精彩剧目片段……从观众的阵阵掌声和赞叹声中不难发现,昨晚的第二届中国越剧艺术节开幕式晚会得到了观众的认可。
“晚会汇集了省交响乐团、省越剧团、省小百花越剧团、绍兴小百花越剧团等全省的文艺力量。”晚会艺术总监、市歌舞团团长邹建红介绍,“从策划、调度到音乐制作、舞美等,80%的创作是我们自己的团队完成的,这也是由宁波小百花越剧团、市甬剧团、市歌舞团三个院团首次成功合作承办的大型文艺晚会。”
的确,翻开晚会的主创人员名单,文艺甬军赫然在目:策划王锦文、严肖平,分别为市艺术剧院副院长、市歌舞团副团长;执行导演沙日娜,市歌舞团副团长;音乐总监杨浩平,市民乐团团长;总撰稿童铭,市歌舞团副团长;剧本修改整理王晓菁,市艺术剧院创作室主任;调度屠靖南、董兰儿,市小百花越剧团团长、副团长……
这是一支经过多次“实战”锻炼的队伍,从引起海内外“宁波帮”无限相思的《乡音乡情》音乐舞蹈主题晚会,到歌颂杭州湾跨海大桥建设者事迹的情景歌舞剧《跨越》,再到原创甬剧《宁波大哥》、越剧《烟雨青瓷》,文艺甬军一再证明了自己的不凡实力。
为了此次的越剧节文艺晚会,他们更是殚精竭虑。沙日娜这些天整天泡在排练场,一遍遍协调指挥,每天连续工作到第二天凌晨;杨浩平反复尝试,把钢琴、小提琴等融入越剧音乐中,于是有了令观众耳目一新的音乐与多媒体的完美交融;童铭为了创作串台词,反复研究越剧的发展历史,原先不懂越剧的她如今俨然成了一位越剧“行家”;王晓菁重新创作唱词,把一出原汁原味的《九斤姑娘》改成了音乐剧……
“专家认为越剧需要创新,戏迷希望感受原汁原味的越韵,这台晚会我们用多样化的舞台表现形式展示了越剧发展的历史,可谓时尚和传统的完美结合。”邹建红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