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海越剧一团为居民演大戏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近日,镇海越剧一团在联兴广场为庄市辖区居民献上多场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越剧演出,《金殿拒婚》《天道正义》《盘妻索妻》等登台亮相。

镇海越剧一团,系民营性质,成立于1954年,先后起名为镇海越剧团、镇海众艺小百花越剧团,期间经历了解体与重组。2003年,由团长张美琪接手,更名为越剧一团。现今,该剧团共有45名演职人员和50余部剧本。它从低迷的市场中起步,以专业化的水准,守着戏曲文化之梦,在镇海坚持了18年,这18年中,越剧团通过了四项举措探索出了一条生存新渠道。一是强素质,精业务。民营越剧团的演员素质要强,班底要硬,人员专业化,尤其是作为每出戏曲骨干的老生、花脸、小旦、小生“四字头集团”,必须具有各自的魅力和特色。剧团以科班出生的居多,戏龄最长的演了20多年。二是搞创新,演新戏。为拓展业务,剧团推出先免费后收费,买一场送两场的措施;在硬件上,增加了字幕机;坚持剧本推陈出新,服装道具舞台都与专业化剧团接轨,在保留经典剧目的基础上每年排新戏,做到不叠戏,不欺台。三是搭阶梯,选尖子。越剧一团为演员搭好了阶梯,30到40岁是黄金演员,担纲主角;20到30岁是青年演员,欠缺一点舞台经验,跟着老演员学习,同时培养尖子挑大梁。四是重参与,争扶持。积极参与区“万场电影千场戏剧进农村”和“雄镇大舞台专业剧场”的招投标。2006年起,我区按照《关于组织开展“万场电影千场每年千场戏剧进农村”活动》的通知,越剧一团负责其中的100场演出,占到其常规演出场次的近20%,每场都能获得相关部门的演出补贴,这为剧团提供了基础保障。2012年,我区深入实施“文化惠民”提升工程,打造“雄镇大舞台专业剧场”,全年共安排140场专业剧场下村(社区)演出,镇海越剧一团承担了42个场次。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