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威涛剧场艺术还要提供思考的愉悦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东方早报:选择排演《江南好人》价值何在?

茅威涛:剧场艺术自古希腊以来就带有一点宗教信仰色彩,在一种游戏精神中叩问人的灵魂、启迪人的灵魂。我一直觉得,剧场艺术一定要带给观众两个满足,一是欣赏的愉悦,二是思考的愉悦。这个戏的社会价值比我预想的要超出很多,思考的愉悦几乎是过去越剧不可承载的。另外,在艺术层面上的价值是,当年布莱希特在莫斯科看了梅兰芳的表演,隐约找到了自己的戏剧体系和风格。布莱希特遭遇了中国戏曲和梅兰芳,只不过梅兰芳是男旦,而我是女小生罢了。

东方早报:做这部戏的时候就想到会招来各种争议?

茅威涛:我几乎是在“骂声”中长大的。即便是《西厢记》这样的戏,在当时也是大胆得不能再大胆的尝试,那个360度的旋转舞台,曾经招来过多少“欺师灭祖”的骂名。但是,我是一个不太安分守己的人,愿意做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工作。

我们是在寻找一种在世界戏剧语境中对话的可能性,所以我是有心理准备的。我知道这次的批判声一定会超过《孔乙己》,当年《孔乙己》在经过十多年之后被大家认可,相信时间会给出一个正确答案来。

希望越剧像其他艺术形式一样,关注当下、关注人的审美和心理,获得更旺盛的生命力。我不能因为一些观众的保守而让越剧濒危,《西厢记》这样的传统戏剧仍会为他们保留,但我不会为顾忌他们而让越剧更式微。(记者 潘妤)

(摘自 《东方早报》)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