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岁迷上了越剧里的林妹妹
王禹华从小嗓音优美,是学校的文艺骨干,不仅被锡剧团的老师看中过,还被不少艺术团体的老师招揽过。20岁那年,她第一次看到了上海越剧团演唱的《红楼梦》,深深被王文娟老师唱的黛玉迷住了。“当时觉得越剧的唱词唱腔怎么这么优雅,这么好听。那个林妹妹好美好漂亮,那身段,那唱腔,简直绝了。”高考的时候,她甚至想背着父亲填报上海越剧团或者北京电影学院,但是无奈抗拒不了家人的意志,成为了一个会计师。但是戏剧的梦想一直深深扎根在她的心中。
2010年,刚刚退休的王禹华就果断去了老年大学开始学习越剧,在老年大学里,她碰见了她的越剧导师:王文娟老师的赵时英,当年11月,她就和老年大学的同学一起,排演了越剧全本大戏《紫玉钗》,2011年,组建“宁澄越剧团”。跨越了50年,她终于圆了戏剧梦,对越剧越学越爱,身体也变好了,精神也舒畅了。虽然今年已经是73岁的古稀之年,但是王禹华要在专场演出上唱六段戏,光排练就从早上9点练到下午5点,却并不觉得累。“这次演唱会上,我要唱黛玉的‘焚稿’和‘葬花’两段,算是圆了50年前那个‘林妹妹’的梦。”
两个社区艺术团的“王头儿”
不仅是越剧,王禹华还会锡剧、苏州评弹、南京白局……她是七家湾社区和评事街社区两个艺术团的负责人,和一帮老姐妹一起唱唱戏,说说白局是她最开心的日子。
“我的先生、两个儿子和儿媳妇都很支持我唱戏,媳妇还说,‘妈你唱戏真好,精神有寄托,身体也越来越好。’我先生有时候想出去玩玩,但是碰上我有演出,也就自己在家弄点吃的,说‘那你就去唱呗!’”
王禹华带着社区艺术团的老姐妹们排演过全本的越剧《莫愁女》,一起唱的南京白局《王阿姨喝馄饨》《王老头配茶壶盖儿》在社区演出中特别受欢迎,在街道社区的关怀支持下逢节必演,还定期送戏到老年公寓,为老人们带去欢乐。
老姐妹亲切地称她“王头儿”,有一次,王禹华去江阴演出的时候,胃很不舒服,做了胃镜之后很不乐观。老姐妹就私下约定:“王头儿今天想去莫愁湖,我们就去莫愁湖,王头儿今天想唱戏我们就唱戏,要干嘛都听她的。”还一起去王禹华家里唱戏聊天,很快王禹华心情舒畅,吃了半年中药,胃病就好了,连医生都很奇怪。在周日的“王禹华越剧演唱会”上,老姐妹们虽然不能和王禹华那些专业票友比,还是奉献了一出小节目,唱了一段杨开慧的《记得当年的清水塘》。
“现在就特别想给社区的孩子们教教戏,越剧、评弹、白局,我都能教,我想可以和社区的四点半课堂联系,让孩子们的课余生活也能丰富丰富!”古稀之年的王禹华,依旧干劲儿十足。
通讯员 王曙光 爱南京·南京晨报记者刘娟
王禹华终于圆了这个戏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