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上海电台《星期戏曲广播会》迎来800期庆典,将在上海兰心大戏院举办《世博会·戏博会》大型联合演出。“戏博会”由上海电台戏剧曲艺广播发起,全国戏曲广播联盟10个省市10家电台携手,京、昆、越、沪、淮、扬等17个剧种汇聚,李蔷华、裴艳玲、梁谷音、牛淑贤等20余位名家捧场……然而票价依然亲民,还是20元、30元。
收音机被众多百姓亲切地称为“戏匣子”的年代正渐行渐远;在树荫下喝着茶、听着咿咿呀呀的“戏匣子”,不时跟唱几句的生活情景,已是有点模糊的记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怎样守护民族传统文化的根脉、守护文化的多样性和由此交融、创新、发展的可能?又怎样继续服务仍然爱好戏曲的人们?每两周举办一次的《星戏会》的执著与坚持,难能可贵。
璀璨有时,黯淡有时
1983年1月,《星期戏曲广播会》初创之时,正值改革开放、文化复苏、戏曲舞台生机勃勃,老艺术家焕发青春、众多新秀纷纷冒尖,老戏新戏轮番亮相、各地剧团竞演上海……借助广播的传播力,《星戏会》把演出小舞台放大成空中大舞台,创下了上海乃至全国戏曲界的多个第一,像是第一个走出上海到外地做文艺广播直播、第一个为戏曲艺术家举办流派演唱会……
上世纪80年代,《星戏会》拥有难以计数的戏迷,不论群体规模还是投入热情,都不输给今天的“追星族”;如同飞雪般飘向北京东路2号——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的听众来信,比眼下的短信寄语更郑重其事、有更多情感和心思倾注其中。俞振飞、张君秋、陈伯华、马金凤等大师,都登临过这个空中大舞台。1983年1月《星戏会》演出现场移到大众剧场后的第3期,因半身瘫痪而离别舞台多年的越剧大师尹桂芳将要重新登台,戏迷们闻知消息,冒着严寒通宵排队购票。1989年10月《星戏会》200期庆典,全国8个省市、12个剧种、60余位表演艺术家四世同堂,时已88岁高龄的京昆大师俞振飞和年过70岁的京剧大师张君秋联袂共演《贩马记》,留下了令人难忘的绝唱。
正所谓璀璨有时黯淡有时,《星戏会》也有过十余年式微的痛苦与无奈。上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文化娱乐形式越来越多样,而戏迷群体日渐萎缩,传统戏曲终于遭遇了严重的生存危机。剧团演出大幅减少、剧场渐次关门或转行,而《星戏会》租借剧场、邀请演出所需的花费则在飞速上涨。最终,《星戏会》无奈放弃运作成本颇高的直播形式,改为录播,哪个剧场还有戏在演,他们就去哪里录音。
有点心酸,有点振奋
2008年初,上海广播文艺中心决心重振《星期戏曲广播会》。从那时起,《星戏会》开始勉力快跑,“定点”在兰心大戏院组织现场演出,“定时”在隔周的星期日下午2点直播;而且,坚持将现场演出票价压在20至30元,只为让普通戏迷能走进剧场。
上海电台戏剧曲艺广播总监赵洁坦言:“做《星戏会》是件贴钱的事。兰心大戏院总共六七百个座位,全场满座,也不过收入上万元,基本可以支付场租费,庞大的人员费用等等支出,得另外筹集。支撑着我们的是社会责任感,不甘心眼看着戏曲艺术这一支中华文化的根脉枯萎。”
抱着这样的责任感,赵洁们不再只把《星戏会》定位在一档地方戏曲节目,还想为扶持全国各地更加孱弱乃至濒危的剧种尽一份心、出一点力。2009年2月15日,《星戏会》专赴绍兴,为听众传回一场绍兴莲花落演出直播,这种民间曲艺已经绝响多年,当戏迷们听着收音机里陌生又不太陌生的曲调,有点心酸,也有点振奋。至今,扬剧、徽剧、甬剧、锡剧、扬州曲艺等十多个冷门剧种,已一一通过《星戏会》传出的电波,寻觅各自知音。
《星戏会》目前在上海有30万听众,这个数字在上海电台11套频率的所有节目里,居中。不过,83%的听众在45岁以上,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了44%。能不能吸引“新鲜人群”、培育“戏剧人口”?
《星戏会》在为之尝试。如今的人们尤其中青年更自信、更富有表现欲,不想只做被动的观众,于是现在,知名专业演员常出任嘉宾,除了唱戏,还说戏、教戏,讲解戏曲知识。在恢复直播后的首次节目中,嘉宾主持赵志刚一口气用5种越剧小生流派演唱“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生动活泼地展现了越剧的流派特色。
在记者的采访中,有专家指出,守护戏曲,是公共文化建设的一个项目,其实还有别的文化项目,同样处在兴衰甚至存亡的十字路口;不仅要有一批坚定者愿意付出心力、不计得失地去扶助它们,更需要有效可行的公共文化政策和制度来保障它们。全社会都要有责任意识,都应当有所作为。(记者 范昕)
(摘自 《文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