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好越剧的绍兴人都知道一个名字——梁永璋,知道他擅唱范派、毕派,也知道他在上世纪90年代因参演越剧电视多次获得过“飞天奖”。然而许多人却并不知道,这位著名的越剧演员与电影也有一段不解之缘,为了这份缘,老人在76岁高龄时仍坚持工作,亲自执导了越剧电影《秋瑾》。
“说起我与电影结缘,那还是50多年前的事了。”上世纪60年代,梁永璋在浙江越剧团工作,当时团里排了一出戏《斗诗亭》,连演100多场引起轰动,也吸引了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的注意。在亲自到剧团观看曲目之后,电影制片厂决定把它搬上银幕,梁永璋作为主演,自然要参与演出。
“第一次拍电影,可把我们这群演惯了舞台戏的人难坏了!”梁永璋说,当年的摄像机不会自动对焦,所以导演对演员的走位要求特别高,步子不能走错半步,手也必须摆在规定的位置,这对在舞台上大开大合表演惯了的人来说真是一个考验。由于拍戏用的胶片全是“进口货”,为了节省胶片,演员们都是把每一个场景排练得滚瓜烂熟才敢开机。“最夸张的一次,我们一天12个小时才拍了3个镜头!”
当越剧与电影结合,对演员的表演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导演要求表演既要有戏曲的韵味,又要尽量生活化。”梁永璋回忆说,为了接近角色的气质,他曾在乡下一住就是3个月,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把自己晒得黝黑。
尽管拍电影艰难,但梁永璋还是迅速对此产生了兴趣:“拍电影使我首次领略到了一种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让我终身受益。”尤其是在步入中年以后,梁永璋益发对银幕产生了浓厚兴趣:“舞台上,年轻的演员一拨拨涌现出来,我越来越认识到,银幕是我延长艺术生命的最好舞台。”
就这样,梁永璋在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演出、编导越剧电视,并多次获得中国电视“飞天奖”、中国戏曲电视奖等奖项,然而电影却始终横亘在他的心头,成了一个未了的夙愿。直到去年,他受邀执导越剧电影《秋瑾》。他以巨大的热情、76岁的高龄再次奔波于绍兴、横店等地,与年轻演员一起熬夜拍戏,最终完成了这部被他称为“最后的作品”的电影。
如今,梁永璋已经不再接触舞台或者拍戏,然而一张张剧照却成为他这辈子为了戏曲、银幕呕心沥血的最好见证。“我一辈子都在与越剧、电视、电影打交道,作为一个绍兴人,我希望这次金鸡百花电影节成功,也希望越剧、越剧电影能后继有人,绍兴的戏曲、文化创作能继续走在全省的前列!”(章唯艰)
(摘自 《天天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