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杜秋娘》由傅骏编剧,黄沙、方国泰导演,贺孝忠作曲,周雅琴、杨文蔚主演,上海静安越剧团于1987年首演。1996年,又拍成越剧电视剧,改名为《金缕曲》,剧本改动较大,本文所述情节,是舞台剧《杜秋娘》而不是电视剧《金缕曲》。
《杜秋娘》讲述的是金陵才女杜秋娘与书生崔恋,崔真上京告发有谋反迹象的李锜,中途被李锜的党羽张子良截回。张子良又强迫杜秋娘歌舞祝寿,杜秋娘为救崔真,只得答应作李锜的侍妾。后李锜谋反事败,杜秋娘被送入宫中。崔真返金陵寻找秋娘,遭宦官王弘璀毒打,投江而死。杜秋娘入宫后,受到皇帝青睐,秋娘趁机奏明崔真之事。皇帝下旨,查明秋娘所言不虚,追封崔真为司马,秋娘从此长居宫中。王弘璀毒死皇帝,嫁祸于秋娘。新皇即位,秋娘被放归故里。暮春三月,秋娘满怀悲愤,至江边祭奠崔真。全剧以杜秋娘的命运为中心,深刻地揭示了唐代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给普通百姓带来的灾难;主演周雅琴在戚派唱腔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已经具备了某些个人特色,达到了思想性与艺术性的高度统一。这部戏中的大多数人物在历史上都能找到根据,但又不拘泥于历史。先说杜秋娘。杜牧《杜秋娘诗序》:“杜秋,金陵女也。年十五,为李锜妾,后锜叛灭,籍之入宫,有宠于景陵。穆宗即位,命秋为皇子傅姆。皇子壮,封漳王。郑注用事,诬丞相欲去异己者,指王为根。王被罪废削,秋因赐归故乡。”很明显,越剧《杜秋娘》中秋娘早年为李锜妾,后入宫,又赐归故乡的基本框架即据此而来。但在细节方面,则剧作诗序丰富得多,有些地方也有改动。如“为李锜妾”的原因,诗序中没有提到,而剧作则写成是为了救护情郎,这可以表明秋娘无限忠于爱情,为情人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对丰富这一人物有很大作用,可见,增添这一笔是极为成功的。
又如,赐归故乡的原由,诗序说是受漳王牵累,而剧作则改成被诬陷投毒。一则剧作前此没有提到漳王,于此突然出现,有突兀之感;二则如提漳王,则势必要提到郑注等人,这样会使头绪纷繁。李渔《闲情偶寄》中提到编剧的忌讳,其中就有忌纷繁。傅骏先生是深得其中三昧的。《杜秋娘诗》云:“王幽茅土削,秋放故乡归。觚棱拂斗极,回首尚迟迟。四朝三十载,似梦复疑非。”可见秋娘自入宫到赐归故乡,经历了四朝,其入宫在宪宗朝,则四朝是指宪宗、穆宗、敬宗、文宗四朝。因此,秋娘放归的时间是在文宗朝。剧作则把秋娘放归的时间放在皇帝(宪宗)被毒死后(即宪宗朝),这虽与历史不符,却合于情理。剧中既叙秋娘被诬毒死皇帝,则断无再居宫中之理,宦官必欲逐之而后快,虽欲留须臾而不可得矣。因秋娘深知毒死皇帝的实为宦官,宦官也深知此点。如此,秋娘安有不见逐之理?再说崔真。据《旧唐书•宪宗纪上》:“(元和三年二月)辛未,赠故布衣崔善真睦州司马,忠谏而死于李锜也。”剧中的崔真当即由此而来,而把他处理成秋娘的情人,这符合越剧观众的审美趣味;又增添了以他为首欲上书朝廷告发李锜谋反一事,这合于正史中因忠谏而死的逻辑。第三说皇帝。剧中的皇帝是指唐宪宗,又不同于历史上的唐宪宗。历史上唐宪宗以逼迫父亲退位而登基,甚而有弑父之嫌,这点倒与剧中最后出场的太子有相同之处。宪宗在位期间,削平数处藩镇,一时间有中兴之象,当时人就对他颇为称赞。李商隐《韩碑》诗云:“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虽有过誉,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对他政绩的评价。因此,剧中皇帝有唱词曰:“自从孤皇登龙位,政和民乐欢四海。……要学开国贞观治,已挽当年天宝衰。”既表现了他削平叛乱之后的喜悦之情又流露出骄傲自满之意,为后来听谗言、服金丹张目。史载宪宗后宫多内宠,但这并排除他对其中的某位有较为真挚的感情。杜牧《诗序》即说秋娘有宠于景陵(宪宗),则编剧把宪宗与秋娘的关系描写成真诚地相爱也无不可。唯其如此,才更好地揭示宦官的罪恶,有力地增强了全剧的悲剧性和历史沧桑感。第四说王弘璀。新旧《唐书•宦官传》无王弘璀其人,但有王守澄、吐突承璀二人之传,又《旧唐书•宪宗纪下》:“(元和十五年春正月)庚子,上崩于大明宫之中和殿,享年四十三。时以暴崩,皆言内官陈弘志轼逆,史氏讳而不书。”剧中写王弘璀押解李锜进京,后又设计毒死皇帝;而王守澄、吐突承璀都曾担任过监军使,宪宗又是陈弘志所弑,可见,王弘璀之姓名事迹系捏合三人而成。总之,《杜秋娘》一剧很好地处理了史实与艺术虚构之间的关系,既有浓重的历史沧桑感,又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称得上是一部佳作。
【姑蘇随聴.编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