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头村桐庐越剧的故乡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桐庐是越剧的摇篮,越剧是桐庐的奇葩,但是桐庐越剧的发源地究竟在什么地方?桐庐越剧史上真正作为流动演出的科班叫何名称?这一科班的诞生地在哪里?解放后,桐庐首个官方扶持的艺术团体——桐庐县民艺剧团的前身是什么?走进横村镇板头村,一段隐藏了大半个世纪的越剧轶事,又清晰地浮现出来。

云升舞台诞生地——石门寺遗址

昔日的辉煌

越剧是桐庐文艺园地中的一朵奇葩,也是桐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姚朝其同志在其编著的《艺苑争妍》中的《桐庐戏曲(越剧)的发展史》(下称《发展史》)里,翔实地为我们阐述了桐庐越剧所走过的历程,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桐庐越剧发展的绚丽画卷。越剧作为一种新兴的地方剧种,发源于浙江嵊县(现嵊州市)。清中晚期,以落地唱书形式流入我县,深受群众喜爱;到时期,由说唱到舞台,县内各地分散的越剧流动演出科班陆续出现;新中国成立之初,1950年9月桐庐第一家政府扶持的艺术团体——“桐庐县民艺剧团”正式成立。此后,经过了几代人的传承、吸纳、创新、提高,桐庐越剧终于取得了新秀辈出、硕果累累的佳绩,并赢得了“越剧摇篮”的美誉。

现引《发展史》中的两段史料:

三十七年(1948),桐庐常乐乡柴家边(板头夏塘畈)组建科班“云升舞台”,流动演出至全县解放。表演《仁义缘》《玉蜻蜓》《梁祝哀史》《碧玉簪》《双狮图》《泪洒相思地》《百花台》《兄妹看相》《狸猫换太子》《六美图》《红梨镜》《血手印》《生死牌》《双珠凤》《文武双球》《游龙戏凤》《分玉镜》《丁姑娘烧茶》等剧目。

1950年9月,以原“云升舞台”为基础,吸收凤岗科班、四管乡(新合)科班和社会上闲散艺人组成桐庐县民艺剧团,团长倪雪芳,为县内建立集体所有制专业剧团之始。

以上两段史料,笔者通过调查,认为其中“云升舞台”的创建时间“三十七年(1948)”,实际应为:“三十五年(1946)”;“云升舞台”的所在地“桐庐常乐乡柴家边(板头夏塘畈)”,确切地说:解放前为“桐庐常乐乡板头村”。1950年春起为“常胜乡第一村”1956年6月起为“胜峰乡板头村”,后改为“横村公社板头大队”,“胜峰公社板头大队”,今又为“横村镇板头村”,该村一直是独立的行政村,柴家边则是“常乐乡”、“常胜乡”、“胜峰公社”的驻地;而“夏塘畈”则应为“下塘畈”只是板头村中的一个地名,即“云升舞台”班主柴云生的住处,后期也曾为“云升舞台”的所在地。

上述史料表明,“云升舞台”是桐庐越剧最早出现的正规流动演出科班之一,且具有较强的演出实力;“云升舞台”是桐庐最早建立的集体所有制专业剧团民艺剧团的核心,也可以说是桐庐民艺剧团的前身。

由此看来,板头村“云升舞台”在桐庐越剧为新生政权服务的转型和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笔者经过实地调查和访问,对“云升舞台”创办的有关情况进行了深入的了解,通过这一民间历史文化的发掘,对桐庐越剧的底蕴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云升舞台”越剧科班的创始人柴云生(1917—1985),板头村人,有一定文化,自年轻时就酷爱民乐和越剧,后在我县各地出现的越剧流动演出科班热潮的感染下,终于在痴迷和执着中开始创办“云升舞台”。万事开头难,办科班更不容易。从学艺场所、戏装道具,到演员薪酬、膳食开支等等,都是一个个难题。为了筹划资金,他甚至痛下决心,变卖了家中的田产。正因为他有这种坚韧不拔之志和可贵精神,“云升舞台”终于在1946年诞生。

没有演员,他就从本村和邻近村子物色有一定素养、十三四岁的女孩进行学艺培训,如孙凤仙、柴兰兰等;并请来客师传授表演技艺,现仍健在的桐庐著名越剧演员倪雪芳,当年就曾在“云升舞台”当过客师。

没有场馆,就只好在离板头村二三里地外石门山山坳里的石门寺里落脚,此处冷僻荒凉,庙舍简陋不堪,一待就是三年,直至快解放时才搬迁到下塘畈一户财主的附房里,足见“云升舞台”当时的条件有多艰苦。

尽管经历了各种磨难,但“云升舞台”还是从各种困境中坚持了下来,并在当时县内多家越剧戏班中脱颖而出。“云升舞台”与戏班的最大不同是:戏班都是由班主临时组合,集散无常,而“云升舞台”则经营管理有方,走的是一条较为正规的流动演出专业化之路。据上述所引史料和采访得知,“云升舞台”演出的剧目就有《仁义缘》《玉蜻蜓》等22部之多,这对于一个创建历史不算太长的农村戏班来说,没有对越剧的执着追求是难以做到的。正因为有较为过硬的演出实力和功底,“云升舞台”除在桐庐乡下演出外,还能赴建德、寿昌、兰溪、金华、浦江、义乌、东阳、于潜、昌化等地流动演出,并能赢得外地观众的赞誉,这实在是它的难能可贵之处。

正是凭着这点,桐庐解放后,当时的县领导慕名找到倪雪芳,要求重新组建和恢复越剧团时,她能毫不犹豫的欣然应允,并首先想到的是自己曾做过客师的板头村柴云生的“云升舞台”科班,这充分体现了她对柴云生和“云升舞台”的了解和信任。于是她便让丈夫章士元找到班主柴云生,做他的工作,恳请他能出面将名下“云升舞台”科班带到桐庐县城去。双方一拍即合,柴云生终于同意。经过精心筹备后,以“云升舞台”为基础的桐庐第一家官方扶持的艺术团体“桐庐县民艺剧团”于1950年9月4日正式成立,艺人倪雪芳任团长。

桐庐县民艺剧团成立几个月后,柴云生又将自己十三岁的女儿柴巧仙和同村的女孩柴讳煜等带到团里学艺,为剧团培育新苗;随后又有郭荷英、张冠球等板头村人相继进民艺剧团,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板头村还为桐庐艺训班输送过一名学员。一些原“云升舞台”的艺人,后来成为民艺剧团、富春江越剧团、春江越剧团和桐庐越剧团的骨干,有的成为团里领导。

从此“云升舞台”的文脉在这里得到了延续,“云升舞台”的辉煌在这里得到了传承,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桐庐越剧终于谱写出了更灿烂的新篇章。

云升舞台创始人——柴云升

远去的记忆

尽管岁月的车轮已驰过了大半个世纪,昔日的“云升舞台”也早已远逝而去,可在当年“云升舞台”的艺人和老一辈板头村民的心目中,从不会忘记这位从板头村嫁出去的姑娘,这里是她的故乡。虽然那时的村民如今都已是白发苍苍的耄耋老人,却都能从尘封的记忆里,把珍藏在心灵深处的往事一一倒了出来。那不是陈谷子烂芝麻,而是永远抹不去的一段辉煌,一份荣耀,一泓深情……

当年“云升舞台”的演员,后曾连任桐庐民艺剧团、富春江越剧团、春江越剧团和桐庐越剧团副团长的孙凤仙是“云升舞台”也是桐庐越剧的元老之一,这位桐庐越剧名旦,如今虽已82岁高龄,但仍思维清晰、健康活跃。她和一大群越剧爱好者,至今仍在桐庐老年电大学习,平时还参加一些社会文艺活动。她对“云升舞台”的许多往事都铭记在心,是“云升舞台”最好的见证人。她说:“我是板头村旁的富乐村人,‘云升舞台’刚办起,我就去学戏,那年(1946)我13岁;场所设在板头村旁的石门山一所寺庙里,离村子有点远,太冷清,生活不方便,后来才搬到板头下塘畈来。戏班是柴云生办的,我学的是旦,板头的柴兰兰学的是小生;倪雪芳曾来‘云升舞台’当过客师。戏学好了,班子就去演出,先在桐庐乡下演。后来又到建德、寿昌、兰溪、金华、于潜、昌化等周边县市乡下演出,直至解放。解放后第二年(1950年下半年)由倪雪芳提出以‘云升舞台’为主,组成了桐庐县民艺剧团,是县里办的第一家,我也成为民艺剧团的成员。记得当时除我以外,由‘云升舞台’到民艺剧团来的还有柴云生、戴荣秀、张金良、钟玉亭、李杏秀、邢金仙、叶彩凤、濮金海、孙根仙、朱冬兰等,他们有的还健在,有的已经去世。”

板头村村民、“云升舞台”班主柴云生的女儿柴巧仙,今年已经77岁,当年父亲办戏班时,她已懂事,许多往事都历历在目;同时耳濡目染,自己也喜爱上了越剧。在笔者访问时,她特意从弟弟处拿来了珍藏多年父亲保留下来的仅有的几本证件。中一本是一九五三年父亲在民艺剧团时的“杭州市戏曲改进协会会员证”,上有父亲的照片和公章;还有当年的“工会会员证”等,可见她和家人对父亲有多怀念。她深沉地说:“父亲今年99岁,可惜早在30年前他就去世了。老古话说‘三十而立’,父亲正好30岁时办戏班,为了这副班子,他用尽了心血,甚至变卖了家中的田产。解放后,父亲把戏班带到桐庐去,成立桐庐民艺剧团,又一门心思扑在事业上。为了给民艺剧团培育新人,他到桐庐后几个月,就把当时只有13岁的我和同村的柴讳煜等带去学艺……”诉说当中,她心情激动,不时流露出心中的一种遗憾,她说:“1955年,正当父亲事业有成、我前程有望之时,突然间父亲被“精减”回家,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连17岁的我也不明不白地和父亲一起回家了。回来后,父亲不会农活,为了养家,在朋友帮助下,去上海、江苏南通剧团里凭他的技艺帮了几年,此后就一直在家务农;虽然上世纪八十年代江苏落实政策时,父亲曾拿到了一点生活费,但不久就去世了。而我的演艺前途在17岁时就被毁了,从此就只好在农村度过。”

现年94岁和91岁的板头村民吴樟清、吴洪铨,是同胞兄弟,两位老寿星耳聪目明,头脑灵清,村里的件件往事,都在他俩的肚皮里,是村里的“活字典”,当然也是“云升舞台”的见证人。说起那段往事,两位耄耋老人头头是道,如数家珍:“‘云升舞台’是柴云生一手创办起来的。他是我们板头人,为了办戏班,吃尽了苦头,还变卖了十五六亩田产。办戏班也是劳动,是一种职业,不能说是不务正业,更何况在当时条件下赚不到多少点钱,最多也是糊糊口。但他是在传播一种文化,对村里,对桐庐,对整个社会都是有益的。‘云升舞台’的创办时间在解放前好几年,可能是1946年,或许还要早。当时村里有好几个女孩在石门山庙里学戏,邻近村坊里如富乐、柴家边、里柴的也有。值得一提的是,‘云升舞台’成立以前,板头村里就有一批人喜欢越剧的,他们在村里和附近村坊说说唱唱,搞小规模的演出。如柴云生、陈海云、陈尧尧、陈春仙、吴苟娜等,其中柴云生的二胡、陈海云的鼓、陈春仙的锁拉都是出了名的。后来柴云生办了‘云升舞台’,到本县和外地乡下演出,直到解放。解放初期,县里要办专业剧团,肯定是‘云升舞台’办得好,才会叫他把戏班拉到桐庐去,成立桐庐最早的民艺剧团。可以说桐庐的越剧团是从‘云升舞台’起家的,这是事实。原先我们板头有两根文脉,一根是‘云升舞台’,这根文脉由县里传承了下来,这是板头村的一份光荣;而另一根文脉‘竹马花灯’,至今还没有恢复。”

云升舞台演出地——板头村陈氏宗祠

村民的心愿

沧海桑田。经过美丽乡村精品村的建设,今日的板头村,面貌焕然一新:绿树成荫,新房林立,道路宽阔,村容整洁,已打造成一个园林式的精品村。

尤其是分布在村中的几处新修的公园,都安装上了各种健身设施,每天都有村民们来这里开展健身活动,旷地上每晚都有村妇们在这里跳广场舞。由此折射出板头村民欢乐、祥和、时尚的幸福生活。

然而,面对眼前这一派时尚的新景象,总好像还缺了点什么。曾记乎,这里昔日是“云升舞台”诞生的地方,是桐庐越剧的故乡,但半个世纪前的那段辉煌早已似云烟消逝,时过境迁,在新一代人的心目中,他们接受了新的文化元素,而对原有的文化遗产却渐渐淡忘了。

不过,老一辈村民,对昔日村里的那份文化遗产留下了不可泯灭的印象,更何况那是一份荣耀和一段辉煌。也许他们年老了,要追回失去的那段辉煌力不从心,只好转换成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这种愿望。可不是吗,如今走进村里,不时会听到从村民家中音响里传来悠扬悦耳、激越动听的越剧声,把人们带入对昔日的那份深深的情怀和眷恋之中;再有,如今村民家遇到祝寿、入宅、结婚等喜事,就会从外地请来越剧戏班,连演几天戏,那场场爆满、座无虚席的景象,似乎平日所有失去的空白,瞬息间全被弥补了。其实老一辈村民的这份情怀和眷恋,一直来都从未停息过,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县越剧团送戏下乡来到板头村,村民们格外高兴,就像嫁出去的闺女回娘家一样,每次都将演员的食宿安排在条件较好的人家。

可我们也不能不正视现实,随着岁月的流逝,由于新老两代人间的“代沟”,板头村人对越剧的喜爱远比不上以前了。要重新燃起昔日的那份,希望还是有的,这就是要在两代人之间找到新的共同点。板头村文化底蕴深厚,相传北宋时,安徽黟县县尹陈埙挈眷寓此,爱其地溪山秀丽,遂定居,并名村为坂头,后衍称今名。该村有多处古建筑,其中就有石门寺,值得一提的是,它不仅是“云升舞台”的诞生地,也是桐庐中学的肇始地(1941年,为避日寇侵犯,富阳、新登、桐庐、分水四县于石门寺联合办学一学期)。村中还有“陈氏宗祠”,村民称为“厅”,内设戏台,设施较完善,一直以来村中集会、演戏等各种大型娱乐活动都在此举行,是村里的文化娱乐中心,由于年久失修,现已近倾圮。目前村里要演戏,只能在露天,遇到雨雪天搭个棚,活动不能进行。

现在村民们最大的心愿是期盼村里能有个文化礼堂,让村民在共同的活动空间和共同的精神家园里,广泛开展文体娱乐、文明礼仪、思想教育、科技培训等活动,发挥各种文化力的正能量。板头村是精品村,又是桐庐越剧的故乡,建成文化礼堂后,必将给村里注满活力。尤其是借助越剧这根文脉的优势,依托“大舞台”和“文化讲堂”这一空间,在上级文化部门的帮助下,可请县里越剧专业人才和越剧爱好者来这里进行演艺传播和辅导,组织演出交流,并建立业余越剧培训基地,营造热爱越剧的氛围,消除老一辈村民对越剧的失落感,吸引新一代村民把注意力提升到喜爱越剧上来,让“云升舞台”这根文脉在桐庐越剧的故乡——板头村延续,越剧之花在这里重新绽放。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