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余姚市艺术剧院改革出活力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作为第二届中国越剧艺术节的参演剧目,余姚市艺术剧院的原创传统越剧《皇后易嫁》日前一亮相余姚龙山剧院,就以其原汁原味的越韵再次征服观众。

《皇后易嫁》由余姚市艺术剧院创作排演于1986年,2006年进行了一次精心修改和重新排练。作为传统宫廷越剧,该剧虽然不是大制作,没有大场面,但首演以来久演不衰,深受观众喜爱。

《皇后易嫁》的艺术生命力正是余姚市艺术剧院活力的集中反映。

一个艺术剧院的活力首先应该体现在创作成果上。这一点,作为一个县级市的艺术单位,余姚市艺术剧院可谓成果丰硕——

姚剧现代戏《女儿大了,桃花开了》获中国人口文化奖,《母亲》获第九届中国戏剧节优秀入选剧目、优秀音乐奖,越剧《民女封后》获中国越剧艺术节铜奖,姚剧《王阳明》等原创剧目多次获省、市“五个一工程”奖及各级戏剧节嘉奖……

蓬勃的艺术创作活力来自哪里?余姚市艺术剧院院长寿建立的答案简单而明确:来自改革创新。改革带来了活力,活力增强了实力,实力提升了竞争力。

管理制度、经营机制改革,确立了面向市场的现代企业管理体系

余姚市艺术剧院的前身是余姚市姚剧团、余姚市越剧团和余姚市龙山剧院。由于体制机制上的原因,三家单位各自独立,资源分散,演出量少,人浮于事,剧团发展举步维艰。

改革则活,不改则死。

1998年,余姚市果断地将余姚市姚剧团、余姚市越剧团、余姚市龙山剧院三家单位合并,组建为余姚市艺术剧院,实行统一经营管理。

剧院成立后,首要任务就是推进管理制度和经营机制的改革,扫清旧有体制机制的障碍。

根据统分结合、管理与经营适度分离的现代企业管理原则,合并后的余姚市艺术剧院下设演出一团(姚剧团)、演出二团(越剧团)、演出部(龙山剧院)三个部门,而院部作为决策中心,对各部门进行统一领导和资源有效整合,在人才培养、剧目经费投入、演出计划、剧场使用等方面进行统筹安排。

为开拓演出市场,剧院在演出内容上,根据不同剧种的特点,选择雅俗共赏、市场畅销的优秀剧目;在经营模式上,坚持以农村、本土为主,不断向城市、向外地拓展;在票务营销上,采用团体组票与个人促销相结合的方式,确保每台原创剧目都能在城区连演20场左右。

分配制度、用人机制改革,解决了改革中人的根本问题

改革最中心的问题还是人的问题。

为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余姚市艺术剧院实施了两项深层次的机制改革:一是人事制度改革,二是分配制度改革,富有成效地解决了改革中人的根本问题。

在用人机制上,剧院推行全员聘任制度,按需设岗、以岗定员,竞争上岗、择优聘用,一年一聘、两年一考(即专业技术人员业务技能考试),对优秀人员实施奖励,对不称职人员实行待岗制度,全面激活用人机制。与此同时,积极采用新人新办法,公开向社会招聘青年专业人员20余名,并根据岗位落实相应待遇,择优培养,使一批青年演职员脱颖而出。

为充分体现公平、公正和“能者多得,勤者多得”,剧院创新分配举措,把所有上岗演职员薪酬分固定工资、效益工资和奖金三个部分。其中效益工资与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贡献大小、部门经济效益相挂钩,每月结算后公布于众;奖金则是按照年度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发放。

出人、出戏、出效益,改革释放了剧院的文化生产力

剧院改革的目的是:出人、出戏、出效益。

余姚市艺术剧院的改革显然达到了这一目的。一系列内部运行机制的改革,激发了演职人员的工作热情,激活了剧院内部的活力,剧院实力明显增强,在省内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改革造就了一支富有活力和创造力的人才队伍。目前余姚市艺术剧院有演职人员100余人,其中有中高级职称的员工占到一半以上;人员总体结构更加优化,老、中、青专业技术人才承接良好,一个合理的人才梯队基本形成。

改革让职工焕发出了巨大的创造热情。近十年来,余姚市艺术剧院平均每两年都有一台高质量的原创剧目问世,剧院共获得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16项30个,市级奖项36项61个,三度获得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更可喜的是,在余姚市艺术剧院的努力传承、推广下,姚剧这个古老而富有魅力的剧种重新焕发艺术生命力,2008年6月,姚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改革还带来了可观的综合效益。经过不断调整、完善和深化,余姚市艺术剧院产生了“1+1+1>3”的效应,剧院演出场次逐年增加,演出收入逐年提高,今年上半年演出300多场,演出收入超过200万元,同比增长了8%。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