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历史
越剧,曾称小歌班、得渡班、越剧、绍兴文戏、猫儿小歌班、少剧、胜剧,于1925年9月17日首次用于上海“深圳”的演出广告。歌剧。
越剧的前身是浙江省盛县流行的说唱形式——地上唱书。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开始演变为农村草台、庙宇台上表演的戏曲形式,称“小戏曲”。 文书班”,简称“小歌班”。艺人基本都是半农半文艺的男农民,所以俗称男班。唱书时用的曲调是[京哦调],以人声为伴奏,无弦乐伴奏,剧目多为民间戏剧。
民国九年(1920年)以来,小格班集结了几乎所有比较知名的演员,编排演出了一些具有自己特色的引人入胜的新戏。 民国十年(1921年)九月至民国十一年(1922年),男班艺人先后改名为绍兴文戏。 民国十二年(1923年)七月,在上海经商的盛县商人王金水,受到京剧《猫儿戏》的启发。 有20多个孩子,一边教戏曲,一边进行声乐、动作和武术训练。 民国13年(1924年)1月,女班赴上海升平阁舞台演出。 报纸广告称其为“少儿小歌班”,演员有施银华、赵瑞华、涂兴华等,由于演技不成熟,4天只演了8场就结束了。
1938年9月,范蠡编剧、姚水娟主演的《木兰代父从军》引起强烈反响。 此后四年,上海创作、演出越剧新剧目400多部,题材广泛,曲式风格多样。 剧作家大多从事过“文明话剧”,排演一般采用独幕或半幕制。 作品较多的剧作家有范蠡、文仲、胡知非、陶宪、刘涛等。
1944年9月起,尹桂芳与搭档朱水钊也在龙门大戏院进行改革,加入到创作“新越剧”的行列。 从此,上海各大越剧团纷纷走上了这条路。 越剧的面貌在短短几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剧种发展突飞猛进。
1949年5月,上海解放。 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和重视越剧事业。 7月,举办首届地方戏剧研究班,主要由越剧界人士组成。 1950年4月12日,上海第一个国营剧团华东实验越剧团成立,原学生剧团、云华剧团的部分成员为基本成员。 1955年3月24日,上海越剧院正式成立。
1954年上海歌剧学校开设越剧班,1956年学校开设越剧音乐班。 1960年,上海越剧院开办学校和舞台艺术班。 虹口、南市、静安等区也开设学校或戏剧学校。 有计划地培养了一大批越剧专业人才。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对越剧造成了严重破坏。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上海越剧复兴,在新时代迈出了新的步伐。
文化大革命后,越剧复兴。 1977年、1978年、1981年,越剧在线先后创作演出男女合唱的《忠魂歌》、《三月春潮》、《鲁迅在广州》,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等近代历史伟人。 文革中被迫解散的区级越剧团也进行了部分重建,恢复了艺术活动。
80年代中期以来,越剧界纷纷尝试改革体制。 随着对外开放的发展,越剧进入了更加广阔的世界舞台。 1983年,上海越剧院青年演员排练的《红楼梦》东渡日本演出。 1986年赴法国巴黎参加秋季艺术节,受到高度评价。 1989年5月,上海越剧院一批知名艺术家赴美国访问演出。 此外,上海越剧院与静安、卢湾、虹口越剧团多次赴港澳台演出。 上海越剧演出的足迹遍布亚欧美洲。
80年代至90年代,多次举办关于越剧现状与发展的研讨会、研讨会,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
2006年3月27日上午,杭州举行了中国越剧诞生100周年纪念大会,正式拉开了纪念越剧百年的序幕。 庆典活动还包括越剧百年纪念碑揭牌仪式和浙江小百花艺术中心奠基仪式; 中国越剧百年高峰论坛; 高质量的剧目接待演出和部分优秀剧目演出; “百年越剧故乡行”系列活动; “百年越剧经典越剧电影重播”活动;越剧百年群众文化活动等。整个庆典一直持续到10月在绍兴举办的“中国越剧艺术节”。期间,浙江小百花越歌剧团、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呈献经典剧目。
2006年5月20日,越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