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伯英台三载同窗添亮色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9月30日和10月1日,由广州日报娱乐部、羊城地铁报和明星巨典文化艺术公司联合主办的上海越剧院镇院经典节目《红楼梦》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将在广州黄花岗剧院上演。消息传开后,受到广大读者和观众的热捧。日前,上海越剧院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的新版《梁祝》和老版相比,更有四大看点。

看点一:演员阵容强大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早已广为流传,深入人心,它与《牛郎织女》、《孟姜女》和《白蛇传》等被誉为中国四大民间传说。越剧《梁祝》更是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优秀剧目,上世纪50年代,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范瑞娟再次把它搬上越剧舞台,并被拍成中国第一部彩色电影,引起了轰动。据介绍,这次来穗演出的新版《梁祝》将由袁雪芬、范瑞娟、傅全香、张桂凤等名家担任艺术顾问,由著名导演杨小青执导,并由范、傅流派的优秀传人、梅花奖得主章瑞虹与陈颖主演。此外,百人演出阵容,现场大乐队伴奏,也都将令这部经典剧作锦上添花。

看点二:剧情结构更美

按照现代审美取向,新版越剧《梁祝》从过去偏重于反封建礼教的意念转换为赞美超越时空的生死恋情,着重体现传统美与现代美的结合,凸现作品的民间性、抒情性和浪漫性,使传统剧目焕发出新的光彩。在剧情方面,新版增加了梁、祝前生就是蝴蝶的序幕,弥补了老版前半部分“实”、后半部分“虚”的弱点,使全剧首尾呼应,风格更加统一。据悉,新版故事情节将从祝英台乔装成算命先生骗父亲开始,到碰碑化蝶为止,保留了《十八相送》、《楼台会》等几个精华选段,增加了《赠盒》、《两地相思》等情节,集中表现梁祝生死相随的忠贞爱情;而经过改写的《三载同窗》、《山伯临终》和《英台哭灵》等则成为全剧的新亮点。此外,新版越剧《梁祝》的场次结构也被调整,《访祝》和《逼嫁》合并成了一场,《送兄》则被强化,为了剧情集中,还删去了梁母这个角色。

看点三:舞美舞蹈炫目

在舞美方面,新版越剧《梁祝》多用中国独有的意象,风格则变得更为写意,层层白纱幕制造出一个纯洁美好的天地,而春夏秋冬四季分别喻示着人物的命运变化。据透露,新版《梁祝》在舞美、灯光、服饰上都有很大变化,舞美更精致、服饰更华美、灯光更炫丽,使全剧的风格显得更青春、更浪漫。此外,复排的《梁祝》将以富有象征意义的蝴蝶贯串全剧,在序幕、《草桥结拜》、《回十八》、《山伯临终》和《化蝶》等场次中,都出现了色彩斑斓的群体蝴蝶形象,而芭蕾舞和中国舞蹈的表演形式也非常巧妙地融入其中:两位芭蕾舞演员将时时出现、翩翩起舞;而当英台碰碑后,还将有许多少女像蝴蝶一般满台飞舞,着力揭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世界,酣畅地表达了梁祝“生为同室亲,死为同穴尘”的绵绵情意,充满着深沉凝重的悲剧震撼力,同时,也突破了越剧的舞台表演方式,使这部剧作成为一出具有浓重人文关怀和时尚因素的剧作,即虽是越剧传统的才子佳人的主题,但新的叙述方式使之更加贴近今人审美趣味。

看点四:音乐婉转动人

为了力求完美,上海越剧院特邀著名作曲家陈钢担任音乐顾问,在音乐方面对新版越剧《梁祝》进行创新,使之更加中西合璧。据介绍,为新版《梁祝》担纲伴奏的民乐队中加入了包括12位小提琴手在内的西洋乐队,而陈钢名作——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音乐也回归到越剧的音乐和唱腔中去。演出中,人们早已耳熟能详的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主旋律将反复出现、融入全剧,同时,越剧音乐元素仍将作为基本的旋律框架,使整部作品既能贴切地描绘人物性格,又富于浓郁的江南风韵。时而是箫的低沉、时而是打击乐的空灵,时而是小提琴的如凄如述,时而又是竖琴的浪漫缠绵,将《共读》时的轻快、《送别》时的恋恋不舍、《抗婚》时的无奈、《化蝶》时的悲壮等,均表现得淋漓尽致,使观众在熟悉乐曲中得到最大的审美享受。可以说,新版越剧《梁祝》用极富感染力的音乐向人们娓娓道来一个凄美的故事,音乐一开始的引子,用竖琴的拨奏和长笛富有民族乐器竹笛神韵的旋律和演奏技巧,很容易把人带到一幅小桥流水的江南画卷当中;《抗婚》一段的音乐处理是借鉴越剧的典型,在《楼台会》之后的一段快板中,《梁祝》运用中国戏曲中紧拉慢唱的形式和越剧特有的“嘀笃板”,表现出英台抗婚的悲壮形象,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

上海越剧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梁祝》是越剧的经典之作,这次演出不是简单的复排,而是以现代审美观点进行加工修改。新版越剧《梁祝》在剧本、编导演、舞美、音乐等方面进行的可贵探索,使传统剧目焕发出新的光彩。(记者 苏蕾)

(摘自 《广州日报》)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