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前,越剧的主要活动区域是长江三角洲的上海、浙江、江苏一带,有少数戏班为谋生路曾流动到福建、江西、贵州。解放后,随着越剧优秀剧目通过会演、电影、广播广泛传播,为越来越多的人所熟悉、所喜爱,随着上海许多企业支援内地建设,再加上上海越剧剧团过多,不少剧团也到外地落户;有的地区因为受到越剧魅力的吸引,还自发地建立了越剧团。越剧逐渐走向全国,在大江南北生根开花,结出累累硕果。
50年代初,已经有一批民间职业剧团流动到外地。如“革新”、“联合”两越剧团合并,到天津市落户,成立天津市越剧团;“艺汇”、“姊妹”两越剧团到无锡,成立无锡市越剧团;华青越剧团到武汉,成立武汉市越剧团;“少少”到贵阳,成立贵阳市越剧团。这些剧团在上海属于小型剧团,到外地后,取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比较大型的剧团前往外地的,最早的是以竺水招、商芳臣为首的云华越剧团,主要演员 还有筱水招、蒋鸿鳌等。该团原是“新越剧”时期一个很有名的剧团,1954年冬天支援江苏,1956年经上级批准为南京市越剧团。该团排演了《南冠草》、《桃花扇》、《柳毅传书》等一批优秀剧目,其中《柳毅传书》还曾拍摄成电影。在男女合演方面,该团进行了坚持不懈地努力,编演了《花开靠太阳》、《万紫千红总是春》、《喜相逢》、《铁骨红心》等现代题材剧目。剧团去北京演出时,周恩来总理曾在局长河中南海两次观看《南冠草》。
1956年到1959年,上海市人民政府相继组织18个越剧团支援西北和其他地区。越剧团的支援外地,与调整文化布局的任务联系在一起。第一个支援西北的,是新新越剧团。1956年1月,以该团为基础,吸收了原合作越剧团等十几个艺术团体的成员,在正副团长高剑琳、许瑞春的带领下支援陕西西安,其中包括1942年越剧改革的第一批编导之一的韩义。该团在当地文化主管部门领导下,改称西安市越剧团,有意识地进行了“南花北移”的努力。该团编演了不少有西安历史特征的剧目如《唐太宗》、《文成公主》、《女皇别传》,吸收了秦腔的《游西湖》、《三滴血》、《秋庙火》等传统戏,排演了《红梅记》、《状元打更》、《琼宫恋》等作品。为了适应北方观众,演员们巧改乡音,并在唱腔中糅进一些爽朗、粗犷的成分。该团曾两次进京,并到怀仁堂和政协礼堂演出,受到党和国家的亲切接见、鼓励。
1956年秋,青光越剧团在正副团长尹树春、田振芳的带领下,支援甘肃,组建为兰州市越剧团。该团走遍河西走廊,曾移植陇剧《枫洛池》,编演表现汉族医生与藏族同胞深厚情谊的现代戏《草原医生》,表现纺织工人生活的《山花烂漫》、还有《巧遇记》、《红旗飘在英雄渠》等。
1959年1月,芳华越剧团在团长尹桂芳的带领下,支援福建,改名福州市芳华越剧团,后划归福建省文化局领导,改名福建省芳华越剧团。“芳华”原为“新越剧”时期的著名剧团,尹桂芳更是越剧改革的代表人物之一。该团阵容整齐,演出质量高,尽管在福建遇到语言不通的困难,但演出仍颇受欢迎。在“”前的7年里,该团共演出29个大戏和许多小戏,其中有从闽剧移植的《梅玉配》,从莆仙戏移植的有《团圆之后》,《秦楼月》、《侠义凤》、《武则天》、《双竹记》,有取材自福建现实生活的《闽江旭日红》、《抗洪曲》等现代戏。尹桂芳主演的《红楼梦》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唱腔艺术炉火纯青,受到高度评价;她在现代戏《江姐》中反串旦角,成功地塑造了女者江姐的形象,表现出可贵的创新精神。
此外,上海的“华艺”、“红花”与“光艺”三个越剧团合并,于1958年9月支援宁夏,组建宁夏回族自治区越剧团;“红星”、“群力”两越剧团于1958年支援到青海柴达木;永乐越剧团于1958年支援甘肃酒泉;“光明”、“天鹅”、“合众”三个越剧团合并,于1960年去北京,组建为冶金部文工团;“少少”、“精华”、“荣艺”、“合力”、“朝民”、“更胜”、“光海”、“文华”等越剧团在1956年到1958年分别支援到浙江的洞头、象山、岱山、建德、嵊泗、天台、玉环、昌化等县。1959年,浙江宁波越剧二团支援到新疆,其中包括越剧史上的第一个专职编剧樊迪民(樊篱)。“”前,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中有专业越剧团活动,范围包括华东、华北、东北、西北、西南、中南。
越剧的流布过程中,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特殊现象,就是在北方大城市天津土生土长的“北方越剧”。天津没有自己土生土长的本地剧种,只是在解放后有“北方越剧”和“曲艺剧”一度出现。“北方越剧”是从南方的越剧派生出来的,情况又与南方有很多不同。从业人员,多数来自过去的“清音社”和“小型活词剧团”。这是两种特殊的行业,前者多数在歌厅、舞厅中演唱,成员有一千多人;后者则走街串巷,流动即兴演出,数量有三十几个,内容、表演多有庸俗不堪之处。解放后,这两种行业都按“特业”由门加以管理,各种学习、会议、人员登记等事宜,全由当地派出所召集。1950年初,上海新拍摄的越剧电影艺术片《相思树》在天津上映,盛况空前。3月,天津天华影戏院老板高渤海受到启发,派人到上海请来“新生女子越剧团”和“联合越剧团”,结果深受观众欢迎(联合越剧团于1953年7月改名天津越剧团,曾拍摄电影《云中落绣鞋》,80年代中解散)。一些清音社和小型剧团艺人见越剧票房不错,就捉摸引用郭沫若的话,尝试“南花北移”。恰好上海的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原称《梁祝哀史》)在1950年8月、1951年9月、1952年10月陆续到北京演出,引起轰动,离北京很近的天津艺人闻讯,就决定搬演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首先尝试的是小型剧团中的“群星歌舞团”,时间是在1952年,地点在和平戏院。他们用越剧的剧本,但不全用越剧的唱腔,由该团谱曲季友梅谱了十三段唱段的曲子,既不同于原越剧,又有浓厚的越剧旋律特色,对白和唱词则完全用北方语音。结果,大受欢迎。这就是“北方越剧”的发端、第一个剧目。此后,许多小型剧团纷纷效尤,争演用普通话的越剧。有的唱越剧曲谱,有的唱季友梅的曲子。1954年,最后剩下的四个小型剧团已全部上演“北方越剧”,它们划归各区领导。它们是:
互助北方越剧团。成员主要来自清音社,1953年开始用普通话演越剧,首演剧目是《梁山伯与祝英台》,由河西区文化科领导。以演出传统戏和传统戏、历史剧为主,也演过不少现代戏。曾多次被评为区先进单位。主演张虹(青衣)为区政协委员,王艳君(老旦)为区代表。这个团存在时间最长,1970年2月正式宣布解散。
红云北方越剧团。前身是凌云小型活词剧团,后吸收一些清音社艺人,1954年7月由河东区文化科接管,正式定名,首演剧目为《秦香莲》,剧目、唱腔最初全照搬越剧。1956年后加大现代戏比重,1958年至1964年,共排演现代戏六十四出。1962年主演徐兰君去世,演出受影响,曾多次兼演话剧。1965年1月,剧团解散。
群星北方越剧团。主要演员多数学过京剧,曾在清音社演唱。该团以群星歌剧团为主体,吸收一些小型剧团成员,1954年3月受南开区文化科领导,正式定名。上演剧目主要来自越剧。曾多次沿天津至山海关一线演出,远至张家口。1964年12月30日剧团解散。
红艺北方越剧团。成员主要来自几个小型活词剧团,1954年固定于南开区,受文化科领导,1956年与城厢区明光剧团合并,正式建立该剧团。演出剧目偏重传统戏;竺水招来天津演出现代戏《党员登记表》时,该团曾学习、搬演。曾在河北数十个县和北京演出。1964年底解散。
北方越剧虽然只存在了十七、八年,但功不可没。他们在艺术上进行了不少新的探索,尤其在北方播撒了越剧的种子。这是天津戏曲史和中国越剧史上富有特色的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