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越剧,其前身是流行于浙江省成县的“楼唱”。 20世纪30年代逐渐发展为“女子越剧”。 越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具有深厚的审美观。 意思是。 越剧的曲调优美婉约,表演真实细腻。 脸谱、舞台、配乐都极具特色,形成了越剧独特的审美风格。
【关键词】戏剧、歌剧; 越剧; 美学
越剧的快速发展和观众的深爱让我们瞠目结舌。 在我接触过的众多戏曲剧种中,我最喜欢的是越剧。 越剧为何如此受欢迎? 不喜欢歌剧的观众也被它深深吸引。 被吸引,也许是因为它太美了。 20世纪30、40年代,越剧经历了全面改革。 此后,越剧以女剧为主,男女配角为辅,博采众长,蓬勃发展。 越剧在20世纪50年代和1960年代发展到新中国,经历了黄金时期。 随着《红楼梦》、《祥林嫂》等一批优秀剧目的上映,迎来了越剧艺术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20世纪80年代,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注入现代艺术推崇的诗意、象征、变形等元素,创作演出了《五女祝寿》等剧目,形成了戏曲舞台上的独特风格。播放。 其表演风格被专家学者视为中国越剧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高峰。 各个时期的越剧可以从服装发饰、舞蹈美、唱腔、化妆、剧目表演六个方面体现越剧之美。 下面就从这六个方面来解读越剧之美。
1、演员颜值
如今的越剧,所有演员都是年轻女性,小旦年轻貌美,女小生帅气潇洒。 就演员的视觉效果而言,没有其他剧可以超越。 给观众带来了特殊的视觉享受。 所有女性都从事各种职业。 每个角色都给人美好的视觉体验,引人注目。 京剧就缺这个,尤其是才子佳人的戏。 昆曲也是如此。 四十多岁的女人扮演热恋中的贵妇,六十多岁的男人扮演风流倜傥的少年,这是很常见的。 还有华丽的服饰来掩盖年龄的尴尬。 歌声或许优美动听,但视觉上的享受却没有了。 毕竟你是看戏,不是听戏。 这也是京剧的才子佳人无法在越剧中演出的原因之一。 对于演员来说,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但对于《才子佳人》男女主角的选择,我们确实要“以貌取人”,否则他们将配不上“美”这个词。 这些都是京剧应该学习的东西,对于学习的人来说,如果功力够了,那么颜值就应该兼而有之。
2、服装发饰之美
越剧服饰在继承传统戏曲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 无论是配色、服装材质还是款式,都进行了重大改革。 在配色方面,突破了旅行箱常用的“前五种颜色”和“后五种颜色”,加入了大量中间色。 服装材质方面,不再采用传统服装的高反光软缎,而是主要采用不反光绉缎作为面料,还有天鹅绒、乔其纱、薄纱等,并制作水袖哑光纺纱。 服装的款式和配饰借鉴了中国传统人物画和民间艺术,创造了自己的新风格。 然后根据人物的不同需要,配备云肩、项链、飘带、丝带、玉佩等,使服饰丰富多样。 起来。 大多柔美飘逸,风格独特,是戏曲服饰中的另一种服饰风格。 与此同时,越剧还对头饰、头盔进行了改革。 头饰以古代仕女画为蓝本,开始为越剧演员创作独特的古代发型和头饰。 头饰由繁复变简单,由华丽变典雅,以珍珠、凤凰等戴在头上为主。 ,没有太多的装饰花卉,简单明快。 传统头盔上常饰有不同颜色的绒球,但越剧头盔则很少使用。 这是越剧盔不同于北京、昆明盔的重要标志。 此外,除了传统越剧剧目中仍佩戴凤冠外,其他剧目中一般不再佩戴绒球的凤冠。 越剧特有的服装、发饰与越剧中武农轻声细语的声音完美契合。 在戏曲服饰的改革方面,越剧的改革非常开放,而京剧则相对保守。 自从梅兰芳进行一系列改革以来,就没有再被触及过。
3、舞蹈之美
越剧的舞台美近年来已达到高点,对舞台艺术的要求非常高。 越剧的舞台美与戏剧非常相似。 它追求舞台的真实性,尤其是杨晓庆导演的戏剧。 舞台设置非常复杂。 这一点从《陆游与唐琬》和《梁祝》中就可以看出。
越剧究竟有何魅力让观众着迷? 是低头的温柔,是指尖的温柔,是兄妹之间缠绵绵绵、柔情浓浓的感情,是低声浅浅的倾唱,是瞬间的回眸。 其实我认为戏剧是越剧的第一位老师,但它太崇拜模仿戏剧的老师了。 戏剧是语言和肢体的艺术,而越剧更是音韵的艺术。 如果说戏剧给观众带来的是强烈的精神冲击、震撼、每一根头发的呐喊,那么越剧带给人们的则是一丝淡淡的忧伤、辗转反侧,越剧的浮夸被柔和了,飞扬的歌声被柔化了。衣袖,长长的最后一个音符,甚至,那声音被重复了千百遍的兄妹,在千依低下头的那一刻,都不忍心目睹。 或许没有什么冲击力,但却更具感染力,让人的心微微刺痛很久。 为什么要为了短期的冲击而牺牲原有的诉求呢? 越剧的美在于舞蹈的美,但我希望舞蹈的美是锦上添花,而不是本末倒置。
4、歌唱之美
越剧以抒情见长,以唱腔为主,声音清亮优美,优美动听,表演真实感人,具有浓郁的江南乡土气息。 越剧很好听。 不管我们听不懂,吴农温柔的话语都能让我们沉浸其中,身心舒畅。 这些如今脍炙人口的曲子,都是本市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创作的。 新越剧将过去“单班”明快跳跃的主调“四宫调”,改为悲伤舒缓的唱腔,即“池”、“跳调”、“仙霞调”等。将越剧演唱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越剧各流派都是在“赤调腔”、“仙霞腔”的基础上发展和丰富起来的。 后来,这两首曲牌成为越剧的主旋律,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唱腔。 如今,没有新的成功曲调。 这是大多数戏曲类型,尤其是京剧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现阶段曲调的成功,导致了越剧演员和钢琴演奏者的懒惰。 想要让一个戏种能够长久、生存下去,就需要新鲜的血液来保持活力。
5、穿衣之美
众所周知,越剧演员的长相非常好看,有一种古典美。 不像京剧那样浓重。 很多老一辈的京剧演员在扮演小生、花衫等角色时,都会在脸上涂上大量的粉,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非常不自然,就好像脸就像画板一样。 越剧的化妆最初是模仿邵剧、京剧等传统老剧目的化妆方法。 直到20世纪40年代初,上海越剧改革才初具规模,水粉妆改为油彩,开启了妆容革命。 经过几年的时间,在各越剧团体主要演员的带领和影视界、戏剧界的指导下,越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传统的水粉妆,底色是白色水粉,腮红在鼻梁周围,眼睛上下揉搓,眼睛和眉毛是黑色的,额头、鼻子中间、下巴都是白色的。 改革后,底色为白色,保留了“三白”的鲜艳色彩。 腮红涂在双颊上,但腮红的面积和深度根据演员的脸型而有所不同。 鼻梁重新漆成棕色,内外眼角吸收了中国画仕女的画法,加入了红色。 先用深色勾勒出嘴唇轮廓,然后用口红或红色颜料均匀涂抹。 这样化妆的脸谱既绚丽夺目,又柔和自然,与越剧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6、剧目表演之美
越剧剧本在表演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另一大特点是表演节奏感强、扣人心弦,让观众没有任何分心的机会。 无论是从剧情发展还是唱腔来看,都是如此。 比如《老婆要老婆》、《五个女儿的生日愿望》等剧,虽然戏份多,但一点也不觉得慢。 事实上,这是现在歌剧发展的一个趋势。 有些老京剧的戏还是很慢,观众还是那么喜欢只是为了听听某个经典唱段,但是现在的新京剧,比如《曹操与杨修》,有很强的韵味。节奏感。 越剧对节奏的把握非常抓住观众的心。
现行越剧剧目有其独特的特点。 20世纪50、60年代以来,涌现了《梁祝》、《西厢记》等一批风格清新的新剧目,形成了越剧的鼎盛时期。 如今,活跃在我们视野中的经典大多都是前辈们的经典。 。 越剧演员们以诗情画意、优美的舞台造型、轻柔悠扬、略带幽怨的声音征服了一批批观众,再次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美,将越剧之美推向了新的高度。极端。 。
看着半个世纪以来频繁上演、代代相传的可喜场面,我既高兴又担心。 由于越剧演员年龄较小,剧目也更加典型化,多为才子佳人的剧目,或一些有关亲友的剧目。 越剧舞台不能永远“鲜花陪葬”,越剧表演也不能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 越剧走到了今天,时代要求我们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