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年代:清朝
产地:浙江
热门地区:福建、江苏、上海、浙江
著名演员:袁雪芬、殷桂芳、范瑞娟、付全香、许玉兰、王文娟、齐亚仙、张桂凤、卢金华、毕春芳、张云霞、卢瑞英、金彩凤、朱水钊
主要方言:嵊州话
概述
越剧,英文名Yue Opera,是中国五大戏种之一。 它被誉为“中国第二大戏曲”,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越剧擅长抒情,以唱腔为主,嗓音清亮优美,表演真实动人,展现了江南风采的风采; 多以“才子佳人”为题材,艺术流派繁多。 主要流行于浙江、上海、江苏、福建等江南地区。 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区外,全国各地都有专业的剧团。 据初步统计,全国有专业剧团280多个,业余剧团更胜一筹。 数以万计,多得数不过来。 在海外也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流传最广的地方戏曲。 2006年5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起源
越剧的前身是浙江省嵊县(主要在马塘村)流行的说唱形式“地唱”,可以说是越剧的发源地。越剧的发源地应该在马塘,所以越剧应该有近150年的历史了,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开始演变为农村草台戏曲。曾称小个班、滴都班、绍兴文喜等。起初,艺人基本是半农半艺的男性农民,故称男班。1925年9月17日,民国14年上海《新闻》的演出广告首次将其称为“越剧”。
发展
民国6年5月13日,小歌班首次进驻上海,在十六铺“新华园”演出。 由于艺术粗犷,观众寥寥无几。 此后,先后有3批艺术家来到上海,均以失败告终。 通过学习越剧大班和京剧的表演技巧,艺术家们在艺术上有了长足的进步。 民国8年,晓歌剧团开始在上海站稳脚跟。
民国九年以来,小歌班聚集了一批知名演员,编排演出了《梁山伯与祝英台》、《玉簪》等引人入胜的新剧目。 、《孟丽君》等。 这些剧目适应了五四运动后女权和男女平等的兴起,受到了观众的欢迎。 随后,升平阁戏台的主人周林芝从盛县民间音乐团体“霞客班”请来了三位乐手,组成了越剧史上第一支专业伴奏乐队。 称为“正宫腔”,简称“正腔”。 从此,《四弦正调》成为主调; 并借鉴绍兴太班班风,初步确立了班调的音乐框架。 民国9月10日至11年,男班先后将话剧改名为《绍兴文戏》,吸收了京剧、越剧的表演套路,发展为古装话剧。 剧目受海派京剧影响。 主要创作、演出系列话剧,在“大世界”、“新世界”等游乐园以及茶馆、旅馆、小剧场演出。 主要演员有小生王永春、支惟勇、小丹魏美朵、白玉梅、金学芳、老生马朝水、小丑马阿顺、金荣水达米安等。
民国12年7月,盛县商人王金水邀请男班艺人金荣水回乡创办第一个女班,招收女生20余人未满13岁。次年1月14日,女团在上海升平歌台演出,名为《少儿小歌班》。 民国18年,在笙县设立第二届女子班,举办时间较晚。 民国20年末,王杏花、陈妙娴、陆芙珠等“东安舞台”、“四季春班”等女演员陆续来到上海,但仍以形式演出男女混合表演。
2017年1月起,女班涌入上海,1930年下半年增至36个,女越剧名角几乎齐集上海。 该报评论称,“上海女子越剧风靡一时,近来一枝独秀”。 男班最终被女班取代,因为演员后继无人。
女子越剧在上海站稳脚跟后,为适应环境和观众的需要,以姚水娟为代表的一批越剧从业者进行了改革,当时称为“改良文戏”。 各剧团、剧团竞相编剧、演新戏。 四年间,创作、演出新剧目400余部。 曲目有广泛的主题和风格。 胡志飞、陶宪、刘涛等。剧目内容的多样化,导致演出形式也相应发生变化,并有陆续借鉴兄弟戏曲之势。 当时有学海派京剧的,如尚方臣演周信芳的名剧《晚明遗恨》; ,如姚水娟的《姜老五之死恋》和《大家庭》,在舞台上使用写实布景和黄包车。 在管理方式上,打破了封建陈规,实行经理制,前后台管前后台。
这一时期最著名的演员是“三花一娟一桂”,即石银华、赵瑞华、王兴华、姚水娟、肖丹桂; 许玉兰等人全部现身。
民国三十一年十月,袁雪芬以话剧为榜样,开始在达赖剧院进行改革。 近两年,先后聘请的导演有于寅(姚璐丁)、韩怡、兰明(刘)、小张、鲁中、南伟、徐进等,他们大多是年轻的业余戏剧工作者。 他们称改革后的越剧为“新越剧”。 民国三十三年九月,尹桂芳、朱水钊也对龙门戏院进行了改革。 此后,上海各大越剧团纷纷加入“新越剧”行列,越剧面貌在短短几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越剧改革始于新剧目的编演、剧本制度的建立、幕制的废除。 即使演出传统剧目,也经过整理和改编。 新剧目的内容较以往有了很大的变化。 许多导演和主要演员重视戏剧的社会效益,提倡对观众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 他们创作并演出了一大批反封建、揭露社会黑暗、弘扬爱国主义的戏剧。 民国35年5月,学笙剧团将鲁迅小说《祝福》改编成《祥林姐姐》,引起中共地下组织对越剧乃至整个地方的关注。歌剧。 当年9月,周恩来在上海观看了学笙剧团的演出。 随后,他对中共地下组织如何做好地方戏曲界的工作作出指示和部署。 中共党员钱应玉、刘厚生被派往越剧界担任导演。 随后,上海文艺界和新闻界的进步人士也纷纷声援袁雪芬流氓扔粪事件,十位越剧姐妹联合义演《山河情》,为萧丹桂的抗争。委屈。
唱歌方面也有重大突破。 1940年代初期,袁雪芬演奏《香妃》、范瑞娟演奏《梁祝悲史》时,都与钢琴家周宝才合作,创作了柔美忧伤的《赤条调》和《仙侠调》。 后来,这两腔发展成为越剧的主腔,并逐渐形成不同的流派。
在表演方面,一方面,越剧从戏剧、电影中学习了刻画人物和心理活动的表演方法;
在舞台美术方面,三维布景的运用、绚丽多彩的灯光、声油彩妆、服装款式和色彩的革新、柔和考究的材料,成为整体舞台美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这一系列改革,逐步建立了正规的编、导、演、音、美一体化的艺术机制,成立了负责舞台综合艺术的戏剧系。 越剧改革改变了观众的构成。 除了原来的家庭主妇外,还吸引了大量女厂工和女中学生。 上海解放前夕,从事越剧工作的几大剧团,如《雪声》、《东山》、《玉兰》、《云华》、《少年庄》等,都受到了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由中国共产党和充满活力。
1949年5月上海解放。 1950年4月12日,上海第一个民族剧团华东越剧实验剧团成立。 1955年3月24日,上海越剧院正式成立。 剧院汇集了一大批具有较高艺术素养的编、导、演、乐、美等专业人才。 在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文艺方向和“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导下,发挥了国家话剧院的表率作用。 此外,“芳华”、“云华”、“合作”、“少年庄”等一批集体所有制剧团也十分活跃,在产人、产戏方面都颇有建树。
50年代初期和60年代初期是越剧的黄金时代,创作了一批有影响的艺术杰作,如《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红楼梦》等以及获得国内外大奖的《祥林妻》。 名气很大,《情探》、《李娃传》、《追鱼》、《春香传》、《玉簪》、《孔雀东南飞》、《何文绣》、《彩楼传》、《大金枝》 》、《血手印》、《李秀英》等已成为优秀剧目,其中《梁山伯与祝英台》、《爱情侦探》、《追鱼》、《玉簪》、《红梦》还拍摄了《豪宅》,使越剧红遍大江南北。
在音乐方面,创造了新的曲调。 如1950年代,袁雪芬与作曲家刘汝增合作,吸收男艺人的唱法,创造出一种新型的“男调”。 1958年和1959年,傅全祥和袁雪芬分别在《爱情侦探》的《行录》和《双列记》的《夸父》中开创了新的“六字腔”。 受到广大听众的欢迎和传唱。
为培养艺术接班人,1954年秋,华东戏曲学院开设演员训练班,后改制为上海戏曲学校,招收越剧男女学生60人。 1959年毕业后分配到上海越剧院,组建男女合演实验剧团,有计划地探索男女合演。 他们采用“同调异调”、“同调异调”、“同调同调”等方法,解决了男女对唱的难点。 演员石继华、张国华、刘珏等获得了观众的认可。 为确保越剧事业接班人,1956年上海歌剧学校开设越剧音乐班,上海越剧院与虹口、静安等区也分别设立学院或戏剧学校,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成为企业的中坚力量。
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越剧开始从上海走向全国。 到1960年代初,越剧已传遍20多个省市,影响力日益扩大。
改革开放新时期,上海越剧的突出特点之一是:艺术思想更加解放,艺术观念更加开放。 在创作和表演方面,题材和风格更加多元化,二次创作更致力于吸取现代艺术成果,进行大胆探索。 《汉文皇后》、《铜雀台》、改编自莎士比亚作品的《第十二夜》等历史剧,在艺术上都有很大的创新。 随着电视的普及,《孟丽君》、《梁山伯与祝英台》、《西厢记》、《孔雀东南飞》、《红楼梦》等一批优秀的剧》和《沙漠王子》都被拍成电视剧,有的还在国内上映。 在奖项中获奖。
为解决“文革”造成的越剧人才短缺问题,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大力培养青年人。 钱慧丽、单阳平、赵志刚(男)、方亚芬、肖亚、陈颖、韩婷婷、华一清、胡敏华、张瑞红等为观众所熟知。 上海青年演员的表演和各种广播电视比赛为他们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50、60年代的一些著名演员,如徐玉兰、王文娟、张云霞、卢瑞英、金彩凤、毕春芳等,逐渐被观众认可,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8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文化门类的丰富和观众欣赏口味的多样化,上海越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越剧界有志之士积极探索,深化改革,力争再创上海越剧事业的辉煌。
著名演员有袁雪芬、傅全香、齐亚仙、范瑞娟、徐玉兰、尹桂芳、王文娟、张桂凤、毛威涛等。
艺术特色
1.古装妆容
越剧初期,剧中人物大多借用现实生活中的衣服、袍服、马褂,扮演官员的也使用庙宇神仙的蟒袍。 后来,戏服都是从绍兴太班掌门那里租来的,装在竹篓里,背着走遍乡镇。 这是越剧中最早的提箱形式。 租借的服装多为茄克、衬衫、蟒蛇、背甲、箭衣。 服装的款式基本都是绍剧和京剧的传统款式。
20、30年代的绍兴文戏时期,受上海京剧皮箱制的影响,主要演员和群众演员的服装开始分开。 主要演员穿“私服”(又称私服),由主要演员购买; 普通演员和群众演员、宫女等群众演员穿“堂中装”,由剧团或香衣班出资租用。 因为当时观众既想看演员又想看穿搭,所以一些知名演员争相秀自己的私人穿搭。 有的小丹表演时一晚上就换了10多套衣服。 有人把此时的越剧服饰称为“杂乱无章”的时期。
越剧服装设计始于民国32年(1943年)。 专业舞美设计师韩怡设计了《雨中梦》中魔王和四小鬼的服装; 当年11月,袁雪芬出演《香妃》时,因为剧中人物有兄弟,种族和外貌身份多,力求艺术上的统一。 所有服装均由韩依彤设计,演员自己购买。 剧场老板根据角色的优先级支付一部分购买费用。 这是越剧服饰的一次重大改革。
1940年代后期,越剧服装改革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总结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教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并成长了一批职业设计师,如邢喜、苏世峰、韩怡、张嘉楠与出生后长大的新中国陈丽华等。
在色彩搭配上,越剧服饰突破了手提箱常用的“上五色”和“下五色”的规范,加入了大量的中间色,淡雅、柔和、简洁、清新,并增强美感和柔软感。 在服装材质方面,不再使用传统服装中反光性强的软缎,而是以不反光的绉缎为面料,也有天鹅绒、乔其纱、薄纱等作为面料,亚光纺是用于水袖。 服装款式和配饰借鉴中国传统人物画(尤其是美女画)和民间艺术,自创风格,再根据不同的风格搭配云肩、项链、缎带、丝带、玉佩等。人物的需要。 等等,丰富了服饰的变化,很有历史时代感,但以明代居多。 20世纪60年代以后,衣料尝试新产品,拓宽了设计的天地。 有的用仿古丝绸、缎子装饰代替刺绣,收到了很好的舞台效果。
由于不懈的探索和积累,越剧服饰轻盈飘逸的独特风格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在国内外演出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从而成为中国戏曲服饰中的又一种服饰风格。
早期的越剧演出,男性角色大多不化妆; 男角演女角时,将脑后的辫子摊开,梳成一个发髻,脸上涂胭脂铅粉。 纸蘸水画腮红,不画眉,或用锅底灰画画,称为“清水敷”。 后来又演古装戏,学过绍剧,学过水粉妆、白粉底、大红胭脂、眉眼墨膏。 大脸开着,小丑有白鼻子。 1931年10月,学生越剧团演出《古寺魂》时,韩怡第一次为袁雪芬试妆。 使用油画颜料。 此后几年,尹桂芳、朱水钊、傅全祥、钱妙华、吴小楼等在演出新剧目时,都改用油彩。 民国35年,化妆师陈绍周在越剧《湘林妻》中成功地化妆了湘林妻从小到老变成乞丐妇人的舞台造型。 在上海影剧界化妆师的大力支持下,越剧界不断研究实践,到50年代初基本形成了戏曲风格的化妆特点。 剧中柔和自然妆容的长处,形成色彩明快柔和、线条清新、五官分明的特点,既符合生活又艺术夸张,给观众一种柔和抒情的审美感觉。
二、性能特点
越剧角色分为六类:小生、小旦、老生、老旦、小丑、大面。 目前越剧剧目多为小生、小旦。
越剧更适合演出古装剧。 其表演以秀丽、细腻、古朴、典雅为特色。
越剧表演艺术的主要特点是将传统戏曲写意与戏剧、电影的写实表现手法相结合,使越剧表演既能表现人物真实的生活美,又能体现戏曲的形式美。 .
越剧表演的另一个特点是“有规律的自由动作”。 越剧表演在不断的改革实践中,形成了一套与戏曲主题相适应、与音乐相协调、柔美优雅的手、眼、身、身、步等传统程序。和优雅的风格。 当它作为表演标准时,在现实主义表演方法的控制下,可以根据不同剧目和人物的需要,赋予它新的内容和新的生命力,做到常新常新,可以创建新程序。 .
越剧表演的第三个特点是集文、导、声、美于一体,形成一个综合体,风格完整统一,突出人物塑造,表演震撼人心。 越剧表演的魅力往往在于吸引观众关注人物的命运。 在演员的“假戏”中,激起强烈的情感共鸣,尽享美。
3. 音乐咏叹调
越剧流派的唱腔由唱腔和唱法两部分组成。 在曲调的组织上,各家各有其独特的手法和技巧。 通过旋律、节奏和形式的变化,形成了自己的基本风格,特别是引子曲调。 、降调、句间、句末的拖腔,以及在旋律中反复变化的特色曲目和惯用声调,是体现各流派艺术特色的核心和关键。 在唱法上,他们大多着重于演唱人物、演唱声部、演唱情感来展现自己独特的个性,通过发声、音色、点缀的变化形成不同的韵味。 有一些微妙的地方,包括很多特殊的唱法难以容纳在乐谱中,无法详细记录,但更能体现各种流派唱法的不同色彩。
毕牌:毕牌由毕春芳创立。 毕春芳擅长演喜剧。 她的声音清脆而富有弹性,音域宽广。 她擅长通过改变演唱风格来塑造人物。 网格。
饭派:饭派由范瑞娟创立。 范瑞娟演技广泛,嗓音浑厚、洪亮、充满活力、音域宽广,歌唱追求刚健的阳刚之美。 她是【仙侠枪】的创始人之一。 范派的特点是古朴大方,吐字扎实,旋律跌宕起伏,阳刚之气,阳刚之美。
富派:富派由傅全祥创立。 其主要特点是唱腔优美多变,跌宕起伏,表现力十足,表现力丰富,细腻而神采飞扬,具有以形动人的韵味。 赋派是越剧花旦唱腔中的一个重要流派。
劲牌:劲牌由金彩凤创立。 金彩凤师法袁雪芬,吸取时银华、范瑞娟、傅全祥之精华,雍容华贵。 她善于演五湖四海,歌声醇厚回荡,吐字清晰,运势自然,韵味十足。
陆拍:陆拍由陆金华创立。 她擅长演儒生、差生、差生。 他的歌声不华丽,不花哨,朴素优美,自然流畅。
陆派:陆派由陆瑞英创立。 她的歌声在元派朴实细腻、委婉深沉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其绚丽婉约的唱腔。 她的歌声具有极强的音乐感,被誉为越剧界的“抒情女高音”。
齐派:齐派由齐亚先创立。 气派的特点是感情真挚浓烈,曲调简单,花腔少,但组织严密,节奏清晰,音型简洁,变化多端,形成了令人印象深刻的特点。
王牌:王牌是王文娟创立的。 她以善于表演角色和传达内心感受而著称。 王文娟博采众长,追求创新,逐渐形成了自然、流畅、质朴、真诚的风格。
徐牌:徐牌由徐玉兰创立。 她吸取了绍剧粗犷悲壮的特点,京剧雄浑浑厚的技艺,融合了越剧早期小生唱腔浑厚浑厚的唱腔元素,形成了自己的华丽俊秀、洒脱流畅、奔放高亢,激昂激昂,曲调跌宕起伏,跌宕起伏特征明显。
殷派:殷派由殷桂芳创立。 她的表演朴素而不死板,灵动而不轻狂,潇洒而不飘逸,词句清晰别致。 阴派的特点是深沉隽永、缠绵柔美。
张牌:张牌由张云霞创立。 其演唱的主要特点是:曲调细腻婉转,感情浓厚; 音色柔和甜美,韵味十足。
元牌:元牌由袁雪芬创立。 袁雪芬是越剧演唱艺术发展史上的重要代表。 1943年与琴师周宝才合作创作《赤调调》,将越剧演唱艺术推向了一个新阶段。 越剧各流派都是在“吃条腔”的基础上发展和丰富起来的。 袁雪芬创立的“元派”,对越剧旦角唱腔的发展和完善,以及黎派的形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元派唱腔朴实大方,委婉细腻,深沉含蓄,浑厚浑厚。
4.伴奏乐队
越剧的乐队与伴奏 越剧早期没有乐队伴奏,演唱时只有独孤、赤班和声乐伴奏。 民国9年后组建三人乐队(一人打鼓、小锣、胡、唢呐、铙钹,一人打豆子、大锣),吸收京剧曲调和锣鼓; 到1940年代,已发展为五人乐队,班古、唢呐、二胡、板胡、三弦、小锣、豆子、大锣,在文武领域,京剧的曲牌、锣鼓和绍剧多用伴奏,多用无定谱唱腔伴奏。 民国32年,越剧乐队进行改革探索,取消传统的打击乐,吸收电影、话剧的配音手法,以通俗音乐(粤乐)代替喧嚣和穿插; 两年后,刘如曾等新音乐工作者尝试用西洋乐队为他们伴奏,但风格与歌剧风格不相符。 此外,还增加了琵琶、萧、大胡、笙等,乐队可容纳10人。 1955年起,为适应曲目全面革新的需要,乐队扩大到16人。 弦乐器高、中、低音部分齐全。 随着指挥的使用,伴奏方式也从过去的齐奏发展为采用和声技巧进行配器的多声部伴奏。 1976年后,上海越剧团又发生了进一步的变化。 乐队的配置以民族乐器为主,辅以一些西洋乐器。 弦乐器有越胡、二胡、高胡、八角板胡、梆子胡、中胡、大提琴、低音提琴等,其中越胡、八角胡为越剧特有。 越胡,又名竹胡,是越剧中具有代表性的主要乐器。 长笛、单簧管等; 打击乐器有尺板、鼓、大锣、小锣、铙钹等,共四大类。
根据剧团的实际情况或剧目需要,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以9人为基础,鼓、月胡、中胡、大提琴、琵琶、扬琴、大三弦、长笛、打击乐器的传统乐队,主要用于传统老戏曲的伴奏。 在上述9人乐队的基础上,加入二胡、管乐器、低音提琴组成12人乐队,可以使用简单的配器,也可以使用更复杂的多声部伴奏。 以民族乐器为主,吸收部分西洋乐器组成15至18人的乐队,成为一支吹、拉、弹、奏各部齐备的综合性乐队。 The accompaniment form of Yue opera bands has evolved from traditional accompaniment (that is, accompaniment to singing according to a relatively fixed program and “heart score”) to multi-part accompaniment written using techniques such as harmony, polyphony, and orchestration. In addition to singing music, in order to express the thoughts of the characters and exaggerate the atmosphere, situational music is used. Traditional dramas basically adopt traditional tunes suitable for the content, such as [Cross], [Song of Haiqing], [Liu Yaojin], etc. The situational music for the newly written script is composed by the composer.
5. Classic repertoire
By 2006, there were a large number of Yue opera repertoires, among which influential and frequently performed repertoires such as: “Liang Shanbo and Zhu Yingtai”, “A Dream of Red Mansions”, “The Story of the West Chamber”, “Xianglin Wife”, “He Wenxiu”, “Jade Hairpin”, “Chasing Fish, Love Detective, Pearl Tower, Liu Yi’s Biography, Five Girls Blessing Birthday, Prince of the Desert, Pan Fu Suo Fu, Pan Wife Asking Wife, Nine Catty Girl, Mountain and River Love, Yu Tang Chun, Bloody Fingerprints, Meng Lijun, Hitting the Golden Branch, Jade Dragonfly, The Story of the Hairpin, The Story of the West Garden, The Legend of Chunxiang, The Legend of the White Snake, The Story of Li Wa, The Story of the White Rabbit, The Resentment of the Han Palace, and The Red Silk Wrong”, “A Gentleman Among Flowers”, “Queen of Chinese Language”, “Three Watches of the Royal Sister”, “The Golden Palace Refused Marriage”, “The Peacock Flies to the Southeast”, “Wang Tiger Snatches a Marriage”, “Mu Guiying Takes Command”, “Lu You and Tang Wan”, “The Civet Cat for the Prince” “Home” and so on.
There are a total of 375 representative excellent repertoires recorded in “Chinese Yue Opera Canon”.
6. Celebrities
Famous Yue opera performers of the older generation include Yuan Xuefen (Yuan Pai), Yin Guifang (Yin Pai), Fan Ruijuan (Fan Pai), Fu Quanxiang (Fu Pai), Xu Yulan (Xu Pai), Wang Wenjuan (Wang Pai), Qi Yaxian (Qi Pai) , Zhang Guifeng (Zhang School), Lu Jinhua (Lu School), Bi Chunfang (Bi School), Zhang Yunxia (Zhang School), Lu Ruiying (Lv School), Jin Caifeng (Jin School), Zhu School (Zhu Shuizhao), etc.
Article keywords: Shaoxing opera, &rdquo, &ldquo, Shanghai, repertoire Editor in charge: Zhang Jian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