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调]两字来源于“绍兴大班”。“绍兴大班”就叫[正宫调],简称[正调]。
“小歌班”迅速发展起来后,逐渐从农村闯入大城市,如上海、宁波等地。为了适应城市观众的欣赏要求,艺人们开始寻求改革音乐之路。演员从“戏客班”请来师父,进行旦角唱小嗓、帮腔改用乐队伴奏的试验。
1920年,越剧终于出现了第一个专职乐队,取代演员自己帮腔的形式。但当时乐队只有三个人,一人打鼓板兼小锣,一人拉胡琴兼唢呐,一人弹奏“腿琴”兼击大鼓、钹。
时的伴奏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在唱腔前后拉“引子”、“过门”、“尾声”,演唱时仍然用笃鼓打节奏,叫[正调清笃]。另一种是全部唱腔都用丝弦伴奏,叫[正调丝弦]。
最初,伴奏的过门是从“姚滩”中吸收来的,一共只有两句,极为简单、呆板。它既不分上下句,又与唱腔不甚协调。于是艺人们又吸取京剧、绍剧、滩簧等剧种的办法,并熔铸了绍剧的[二凡]、[流水]等唱腔,创造了新的[起调]、板式及句间过门,这些过门根据唱腔的每句落音不同,形成一种新的伴奏格式,这就使原来比较自由松散的唱腔,有了基本的固定的格局。
[正调]时期的另一个重要变化,就是原来全由男演员扮演的“小歌班”,开始出现了女演员,于是产生了男女演员同台混演的形式。所谓“混演”,是其中既有男演员扮旦角的,也有女演员扮生角的,男女演员唱同样的曲调,定音以男演员的音高为准,女演员声音得不到发挥,只能在低音区稍往上移。
唱腔和伴奏是相辅相成的。艺人们经过不断实践,到了正调时期的后期,不论唱腔和伴奏都有了不少变化。乐队的主奏乐器板胡这时改用为平胡,从而使唱腔和伴奏显得和谐协调而婉转。乐队人数也3人发展到4—6人,打击乐器的运用和伴奏也与演唱风格渐趋统一。在唱腔上最大的突破,是“小腔”的运用。因为有了伴奏,演员就利用过门的空隙,随着伴奏顺延发挥,形成了拖腔。这种“小腔”的出现,使曲调显得委婉动听,并逐渐成为越剧演唱上一种独具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