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剧
////////////////////////////////////////////////////////////////////
概述
越剧——中国第二大剧种,被誉为“第二国剧”,也被誉为“流传最广的地方剧种”。 有人认为它是“最大的地方戏曲类型”,在国外被称为“中国戏曲”。 也是中国五大剧种之一(依次为: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它起源于浙江嵊州,发源于上海,兴盛于全国各地。它在发展过程中吸收了昆剧、话剧、邵剧等特种剧种的精华,经历了从男子越剧到女子越剧的历史性演变。
越剧以抒情见长,以唱为主,声音优美,表演真实感人,优美典雅,具有江南精神。 主要以“才子佳人”为主题,艺术流派众多。 公认的主要学校有十三所。 许多。 主要流行于:上海、浙江、江苏、福建、江西、安徽等南方地区,以及北京、天津等大部分北方地区。 其鼎盛时期,除西藏、广东、广西等少数省区外,全国各地都有专业剧团存在。 越剧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解放前女子越剧
1925年9月17日,“越剧”首次出现在上海“申申”演出广告中。
1928年1月起,女班陆续来到上海。 到1941年下半年,人数已增至36人。女子越剧的著名演员几乎都聚集在上海。 该报评论说,“上海女子越剧一时风靡一时,近来更是一枝独秀”。 男班没有替代演员,最终被女班取代。
1929年,在嵊县举办了第二届女子班,此后又举办了后续班。
从1931年底开始,王兴华、陈妙仙、吕福珠等以及“东安舞台”、“四季春班”等一些女演员相继来到上海,但仍以男女混合演出。 女子越剧在上海站稳脚跟后,为了适应环境和观众的需求,以姚水娟为代表的一批越剧实践者进行了改革,被称为“改良文戏”。 各个剧团和班级竞相创作和表演新剧目。
从1928年到1932年的四年间,创作和演出了400多部新剧目。 剧目题材广泛,风格多样。 编剧大多从事过“文明剧”。 戏剧一般采用幕表制度。 当时的主要编剧是有壁垒的。 、文忠、胡志飞、陶贤、刘涛等,剧目内容的多元化引起了表演形式的相应变化,出现了向兄弟剧学习的趋势。 当时,有的人正在学习海派京剧,比如尚芳辰,演出了周信芳的名剧《明末遗风》; 有的在学习神剧,如史银华、涂兴华表演了西服旗袍戏《雷雨》; 有些人正在学习电影和戏剧。 如姚水娟的《蒋老五为爱殉难的故事》和《大家庭》,在舞台上使用了现实的布景和黄包车。 在经营方式上,打破了封建陈规,实行经理制,统一前后台。 这一时期的女角演员中最著名的是“三花一娟一桂”,即时银花、赵瑞华、王兴华、姚水娟、筱丹桂; 小众演员有涂兴华、朱素娥、马章华; 袁雪芬、尹桂芳、范瑞娟、付全祥、徐玉兰等青年演员已崭露头角。
1938年开始,大多数剧团、剧团被称为“越剧”。
1942年10月,袁雪芬以戏剧为例,在小莱剧场开始改革。 近两年,陆续聘请了董事、董事,包括于银(姚鹿丁)、韩毅、兰明(刘)、小张、陆忠、南伟、徐进等,大部分他们是年轻的业余戏剧工作者。 他们把改革后的越剧称为“新越剧”。
1944年9月,尹桂芳、朱水照也在龙门剧场进行了改革。
此后,上海各大越剧团全部加入“新越剧”行列,短短几年时间,越剧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越剧改革从新剧的编演、剧本制度的建立、剧本制度的废除入手。 即使演出传统戏剧,也经过编辑和改编。 新剧目内容较以往有较大变化。 许多导演、导演和主演都非常重视戏剧的社会效益,主张对观众产生积极有益的影响。 他们编撰了大量反封建、揭露社会黑暗、弘扬爱国主义的剧作。
1943年11月,袁雪芬在演奏《香飞》时,与制琴师周宝才合作,使以前已有的2.5调音唱法更加规范,并由此开始制定几种调式,有的为整体式,有的为分散式,有的为有些快,有些慢。 后来又发展出各种类型的反调曲牌,不仅完善了越剧唱腔的宴席结构,而且增强了唱腔的抒情性和戏剧性,扩大了表现力和可塑性。
1945年1月29日,袁雪芬、范瑞娟在九星剧场演出《梁祝》,并与导演一起改编该剧。 演出中,范瑞娟与制琴师周宝才合作创作了《仙侠腔》。 池调腔、仙侠腔为越剧流派奠定了基础。
/////////////////////////////////////////////////////////////////////
·《越剧十姐妹》摄影
1946年5月,学声剧团将鲁迅小说《祝福》改编成《祥林嫂》,引起了中共地下组织对越剧和地方戏的整体关注。 9月,周恩来在上海观看了学生剧团的演出,对中共地下组织如何搞好地方戏曲事业作出了指示和安排。 中共党员钱英玉、刘厚生被派往越剧界担任编导、导演。 随后,上海文艺界进步人士和新闻界人士共同就袁雪芬被黑帮抛弃事件和“越剧十姐妹”(袁雪芬、殷桂芳、筱丹桂、范瑞娟、付全祥、徐玉兰、朱水照、张桂峰、徐天红、吴小楼)在《山河》义演和为筱丹桂平冤屈屈的斗争中给予了支持。
·流派艺术
越剧流派包含了剧目、唱腔、念念、表演等多种艺术因素,集中体现在所塑造的典型艺术形象中。 其中演唱风格独创性最强、特色最突出、影响力最大,因此人们称其为唱腔流派。 不过,歌唱虽然重要,但流派不仅仅指歌唱,还包括舞台表演艺术等多元内容。 通常同一部剧的不同流派会有不同的风格。
·发展基础
1942年10月,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袁雪芬对传统越剧进行全面改革,史称“新越剧”。 新越剧将以往“小唱班”明快跳跃的主调“四宫调”改为悲伤舒缓的唱腔,即“池调调”、“仙霞调”,将越剧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歌唱到一个新的水平。 新的阶段。 越剧各流派都是在“赤调腔”、“仙霞腔”的基础上发展和丰富起来的。 后来,这两首曲牌成为越剧的主旋律,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各自的唱腔。
·越剧流派
越剧有13个流派,即袁雪芬派、范瑞娟派、殷桂芳派、付全祥派、徐玉兰派、齐亚贤派、王文娟派、卢锦华派、毕春芳派、张云霞派、卢瑞英派、金彩凤派、张桂凤派。 团体。 [29] 获得专业人士区域推荐的学校有:朱水赵派、陈培清派、毛培清派、金宝华派、高爱娟派、周大峰创办的浙江越剧派。
/////////////////////////////////////////////////////////////////////
·化妆品
越剧早期,男角大多不化妆; 男扮女装时,将后脑勺的辫子展开,梳成发髻,涂上胭脂、铅粉。 草台班的一些女角也化了妆,脸颊上沾了红纸和水。 不画眉毛就涂腮红,或者用锅灰画眉毛,称为“清水敷”。
刚进上海的时候,我就跟着邵剧、京剧学传统老戏骨的水粉妆,包括白粉底、红胭脂、墨膏描眉眼等。 后来他演古装剧,模仿邵剧理论,小丑的大花脸、白鼻子。
1942年10月,学生越剧团演出《古庙伤魂》时,韩毅第一次为袁雪芬尝试油妆。 随后,于寅导演邀请影视明星为剧团提供化妆指导。 放弃了所有的水粉彩妆,改用油画颜料。 。 随后几年,尹桂芳、朱水照、付全香、钱妙花、吴小楼等在演出新剧目时都改用油妆。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越剧将美容、绘画、化妆、贴发融入到现代题材的剧目中,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鲁迅等历史伟人的形象。
·发饰
早期的男班,男演员们把辫子解开,盘成发髻,并在里面插上鲜花。 这就是最早的发型和头饰。 后来,他模仿邵剧表演古装剧。 将小玻璃管串成一排装饰包子,并在包子上装饰顶花。
20世纪20年代我学京剧的时候,我得头大。 由于没办法,只能准备一套完整的“头和脸”,所以我改用木片或铁片制作异型水片。 整套头和脸很少被用来装饰表演。 自女班诞生以来,因女演员有辫子,故被用作“发帘”和“包头”的上等假发。 配合服装的“私服”,学京剧用“铜泡沫包子”(如《送别窑》中王宝钏所用的头饰)、“水钻包头”(如《盘芙索芙”)、“点色包头”(如《碧玉钗》里的李夫人)。
1940年代初期,袁雪芬演《恒娘》时,改用自己的头发来梳理古装发型,并根据需要使用头面部饰物。 之后,演员们开始改造头饰,从古装仕女画中寻找依据,开始创作越剧旦角人物特有的古代发型和头饰。 众多,具有简洁明快的特点。 20世纪50年代,人们制作假发和头饰是为了节省发型需要和化妆的时间。
手稿| 陈子仪
编辑| 郭令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