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合演60载为越剧喝彩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8月11日晚,由方亚芬、徐杰主演的现代越剧《祥林嫂》在北京梅兰芳大剧院上演。 两个半小时的演出结束后,观众久久不愿离去,长时间为演员们的精彩表演鼓掌欢呼。 场面十分热烈。

 

《祥林嫂》与《红楼梦》、《梁祝》、《西厢记》并列为上海越剧院四大经典剧目之一。 也是男女合演的越剧代表作之一。 今年是上海越剧院男女合演60周年。 《金京》中《祥林嫂》的表演尤其有意义。

说到越剧,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莺莺燕燕,才子佳人,善于讲缠绵故事。 越剧成熟期的“女子越剧”,给人们留下了柔美的印象。 越剧逐渐成为中国300多种地方剧种中唯一完全女性化的声音和表演的剧种。 据介绍,新中国成立前,上海的女班多达36个,而男班几乎绝迹。

越剧男女合演的艺术实践和探索是在新中国成立后才开始的。 上海越剧院是这一巨大突破的发起者和实践者。 早在1954年,上海越剧院老院长袁雪芬就认为男女合演打破了封建社会男女不能同台的旧俗。 男女合演、女扮男装这两种艺术形式是歌剧本身的需要,是相辅相成、相辅相成的。 。 1959年6月1日,上海越剧院成立男女合演实验剧团,继续进行越剧男女现代、古装剧的实验演出。

在这部以女性为主的剧中,一群男演员以“实验”的名义闯入了粉红人群。 观众仿佛看到了“外星来客”,惊愕、嘲笑、排斥。 从坎坷之路到新时代的崛起,面对“男人”与“女人”的舞动,真男人与“女男人”的交汇,男人与女人共同演绎了60年,其间有繁荣辉煌,也有坎坷曲折。 上海越剧院一团是男女演出的主要剧团。 剧团一度面临男演员不足10人的尴尬。 由于一些观众的排斥,很少有男学生愿意学习越剧,这就导致了越剧男演员的稀缺。

然而,纵观越剧百年历史,虽然其在才子佳人题材和清纯女性表演风格上独具特色,但也受到很大的局限性。 男女搭档不仅在艺术风格上完美互补,而且拓展了越剧的题材和表演,给越剧带来了不同的艺术表现和舞台风格。 男女合演的振兴和发展已成为越剧传承和发展的重要课题。

近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观念的开放,以及一些老一辈艺术家在题材、声音、表演等方面的不断研究和调整,男女之间的不兼容感逐渐凸显。星星变得越来越小,也越来越常见。 和谐了,观众的接受度也会提高。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男女主演们留下了许多好作品,如《祥林嫂》、《早春二月》、《雨晴嫂》、《家》等。 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男女合演的问题终将得到解决,为《继前人之事,开后人之未开始》。越剧进一步发展。

(郑娜)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