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上海戏剧上海戏剧
编者注
8月23日至24日,青春版《舞台姐妹》在天禅逸夫舞台首演。 此次青春版由上海越剧院优秀青年演员于果、陆智言、辛雅琴、冯军、张杨凯南(按角色顺序)等人勇敢领衔重新演出。 为了这场复兴演出,演员和工作人员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紧张排练,精心打磨。 原班人马和主演们都给予了全力支持。 年轻演员们不负众望,用精彩的表演赢得了各方的认可。 本期沙龙由上海越剧院青年创作沙龙的青年评论员主持。 年轻人看年轻人,重温青春版越剧《舞台姐妹》。
舞台姐妹
部分
徐巍:《舞台姐妹》复兴的经验
电影《舞台姐妹》家喻户晓,被广泛流传,成为不可多得的佳作。 但基于那个特殊时代的客观因素,这部电影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 越剧版《舞台姐妹》充分描绘了姐妹之间的爱情,以小见大,以小见大。 这使得越剧版本更加人文关怀,更加符合普通观众的视角。 这个扎实的故事背后是个性鲜明的人物和最真挚的情感。 《舞台姐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资深老师塑造的生动人物。
我的老师、越剧《舞台姐妹》的导演吕昂教授说:“中国戏曲演员是世界上最好、最难的表演艺术家(要求唱、读、做、如果歌剧演员能够学习和借鉴戏剧艺术如何塑造人物、创造形象的方法和思想,那么他就会更加完美,更加令人惊叹。 因此,我也再次向老师提出了对这部剧的表演和演员的要求。 当今的青年演员:“一方面,他们巧妙、优雅、准确、自然地运用戏曲表演方法和技巧来塑造人物; 另一方面,他们强调吸收和借鉴戏剧心理现实主义的表演灵感和理念,塑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刻画鲜明的个性。
部分
杜祝民:越剧演员演绎自己的故事
在众多新锐编剧中,《舞台姐妹》毕竟是越剧独有的。 她是越剧演员演绎的她自己的故事。 它不仅是一个故事的描述,更是一首我们共同走过的旅程的歌曲,更是一种深深植根于越剧人血液中的精神。
与越剧电影改编相比,青春版更多的是从剧本、舞台到演唱表演对原版的继承,最大限度地“再现”了原版。 虽然从创作角度来说,复兴导演的主观创新较少,但这种对优秀作品的敬畏态度还是值得肯定的。 三位年轻演员在人物塑造上也学习和模仿了钱慧丽和单阳平两位老师,有些桥段甚至有些不真实。 因此,人们在看剧时常常会困惑,舞台上的人到底是年轻一代,还是回到了二十多年前千丹集团重现舞台的时候? 甚至让人怀疑,他们演的是邢月红和朱春华,还是钱慧丽和单阳平?
从这个角度来看,年轻演员的模仿在“相似度”上已经接近完美,但也满足了很多观众的怀旧之情。 但对人物的深刻理解乃至由此引发的共鸣,以及由内而外对“精神相似”的追求,还略显欠缺。 当然,这个要求对于年轻演员来说有些苛刻。 当年轻演员、年轻观众距离那个故事和梦想开始的地方越来越远时,如何超越时间的距离,感受精神的传承,生动地演绎这个故事,代代相传,或许是一个更高的课题。要求。 ,这也是对年轻一代的期盼。
部分
安舒:传承是优秀剧作的生命源泉
时隔25年,《舞台姐妹》重返舞台,由上粤优秀青年演员演绎,几乎轰动一时。 这部讲述越剧人故事的剧目也重新焕发了光彩。 《舞台姐妹》无疑是一部各方面都很出色的剧。 剧本扎实、饱满、富有戏剧性,人物成长线索清晰,情感饱满; 第二次创作大胆创新,旋转舞台不仅让观众耳目一新,而且实现了真实场景之间的无缝过渡; 主演钱惠丽和单阳萍更是堪称世界“顶级”,完美地刻画了一对大时代背景下相亲相爱的舞台姐妹。 然而,这样的精彩剧目却已经缺席舞台25年了。 再次演出,既令人欣慰,又让人心酸。 事实上,不仅是“舞台姐妹”,上越的很多优秀剧目在出道后都因为各种原因远离了舞台很长一段时间,何时才能重见天日还是个未知数。
《舞台姐妹》的这次复兴,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示:只有传承,优秀剧目才能重新焕发活力。 我们在排练过程中看到,钱慧丽、单阳平、徐杰等艺术家全程一步一步的教导和指导,将所有的技艺传授给年轻演员。 正如钱惠利所说:“年轻一代的上粤演员已经成长起来,现在是最好的时代。” 对于剧目来说,“传承”是最好的时机。
部分
胡红平:等着看剧,等着看自己,等着看经典
《舞台姐妹》讲述了越剧前辈的故事。 对于我们现在的越剧人来说,它就像一面镜子。 我觉得在排练的过程中,年轻演员们在观察这类剧和镜中的自己,也是一个观察经典作品的过程。
看戏种主要是为了了解越剧的历史。 理解历史的方式有很多种,演员们通过排练这部剧,直接走进历史、参与历史,而不是被动地从书写中接受身外的历史。 他们通过朗诵、演唱、表演等多种方式,体验前人的命运,感受早期越剧生存的艰难。 他们让歌剧的历史内化于心,成为他们未来艺术道路上重要的精神资源。
观看自己就是对演员主体性的确认。 《舞台姐妹》是一部现代剧。 在这部剧的排练过程中,年轻演员会明显感觉到它与传统剧目的不同。 导演也不断启发他们去“体验角色”。 通过不断的切换,演员们会更加清晰地构建自己。 作为一名当代越剧演员,我发现自己与前辈的异同。
看经典就是从这部经典作品中汲取力量。 越剧《舞台姐妹》为何成为经典? 最根本的一点是符合越剧的审美本质。 越剧版以姐妹情为主线,这是越剧所擅长的情感和人性视角。 从作品的思想和内涵来看,越剧《舞台姐妹》的现代性格十分鲜明。 从越剧史上著名的越剧十姐妹来看,这种姐妹情超越了父母短命的“小姐妹”,上升到了对事业、事业的热爱。 命运的坚持。 青春版排练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传递这种“大姐姐”精神。
部分
独孤岛主:更符合初衷的呈现
舞台版《舞台姐妹》还原了谢晋导演原著提纲中当年电影版中未实现的想法,并加入了春花受难时邢月红受辱施舍的内容,以及姐妹俩在《舞台姐妹》中最后合作的内容。在他们分道扬镳之前,塔楼俱乐部”。 同时,原片后半段强烈的思想表达也适应了时代氛围,情节围绕着邢月红婚后的不幸生活展开。 最终两人在《十八个告别》中重逢,有效呼应了开头和中段,展开了萦绕在两人一生周围的“剧核”的人生轨迹。
个人觉得这样的处理应该符合电影创作的初衷和当代越剧观众的审美期待。 在时尚场景的设定上加入了双重假设,让演员们通过角色再次进入“梁山伯与祝英台”。 “戏剧人生”的世界给了观众双重享受,无论是1998年的首播版还是青春版,都忠实而精彩地呈现了这一点,使得整个叙事紧扣“戏剧人生”,使美感部分更加耳目一新地传递给观众。
同时,配合时装剧的脉络,还原了邢月红在家里后悔甚至自毁的场景,可以说场景交融得恰到好处。 如果说有缺点的话,可能就是从电影版到现在舞台版在编剧层面还没有解决的问题,那就是邢月红到了上海,陷入了唐经理的诱惑,放弃了演戏。 。 虽然思想的转变比电影中更详细地实现了“付银”的详细对比,但似乎还是缺少一些必要的伏笔。 因为月红最终需要实现彻底的转变,似乎可以在转变之初就为她善良的本性设计一些特定的内心纠葛。 现在的版本用台词直接表示放弃“唱戏”。 过渡太快,会削弱人物性格的立体感。
部分
求是:越剧历史剧
越剧《舞台姐妹》改编自谢晋导演的同名电影。 它是为数不多的跨类型电影成功改编成歌剧的作品之一。 与电影相比,这一题材对于越剧的意义更为深远。 如果说电影《舞台姐妹》以女越剧艺术家的命运作为典型案例镶嵌在中国女性蜕变和自强的历史中,那么越剧《舞台姐妹》在此基础上又增添了一层回顾对于流派。 道路色彩和祭奠先人的色彩,为越剧表演自身的发展史和涅槃史提供了巨大的空间,也揭示了艺术家在城市化进程中的转型史和精神史,赋予了作品内在的性格特征。 “正剧历史剧”,这也是这一题材对于越剧流派的独特价值。 以此为基础,我们进一步审视越剧《舞台姐妹》对于当代越剧的意义,不仅因为它为越剧演绎现代题材提供了成功的典范,也为其他剧种回归传统提供了借鉴经验。寻找创作灵感的源泉。 。 在笔者看来,越剧电影改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舞台姐妹”朱春花和邢月红。 经历了人生的悲欢离合后,他们在绍兴乡村的古戏台上重逢。 在这个简单的舞台上,生活再次闪耀出耀眼的光彩。 这样的结局构成了一个精巧的隐喻结构。 这些舞台姐妹的人生经历,不正是包括越剧在内的中国戏曲命运的真实写照吗? 出生在辽阔的乡村,经历着从乡村搬到城市的辉煌,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各路话剧是否应该回到曾经滋养它们的土地,重拾最初的志向和活力? 这无疑是越剧《舞台姐妹》为当代歌剧提出的一个重要命题。
部分
黄景峰:我对经典“新”排的理解
近来,各剧种都开始有意识地复兴自己的经典剧目。 这些剧目拥有大量潜在观众,一旦重新上演,肯定比那些“白手起家”的作品更具吸引力,而且性价比很高。 不仅如此,年轻演员参与的“传承版”或“青春版”的排练也具有打造人才梯队的意义,因为这些艺术性高的作品对于磨炼演员的舞台表演非常有效。
但任何一部剧的复兴都不可能做到100%复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经典的复兴是一种新的安排,创新的意识永远不能丢弃。 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它们,既保持原有的优秀成分,又注入新的活力,应该是经典新编排的首要任务。
目前,“青春版”越剧《舞台姐妹》的“提升”意识还不够明显。 确实,原著实现了从电影到电视剧的更好转型。 我特别欣赏关系冲突的戏剧化,尤其是“戏中戏”的运用,为抒情创造了更大的空间,往往令人感动。 。 但从全剧主题的阐发(“姐妹情”与艺术家精神追求的关系)、叙事逻辑的阐释(唐先生要处死邢月红)、人物(阿信和尚的言行),以及一些叙事线的处理(《祝福》、邢月红、倪涛的情感线等)还有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处于文本层面。 在表演方面,一些咏叹调和旋律的流派特征也需要加强。 如果再制作时能重点解决这些问题,而不是盲目“照搬”原作。 这将极大地促进剧目建设和剧种发展。
部分
吴晓燕:关于传承与改编的思考
无论是从艺术传承还是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青春版《舞台姐妹》的排练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引发了对经典作品的一些思考。
首先是要不要改编经典传承,或者如何树立经典的问题。 从谢晋导演的电影《舞台姐妹》到20世纪90年代上海越剧《舞台姐妹》,虽然都是以第一代越剧女演员闯荡上海的历程为背景,但她们的意识形态却截然不同立场。 也形成了不同的叙事取向,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那么时隔25年后的今天再次演绎《舞台姐妹》时,主创们是不是应该考虑回应这个时代的口音呢? 在作者看来,20世纪30年代和1940年代越剧女演员的斗争是中国下层妇女斗争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例子。 除了意识形态的束缚和个人主义的话语之外,中国还有很多值得探索的地方。 价值。
其次,舞台呈现也存在一些质疑。 看得出来,年轻演员们非常努力,力求再现老师们表演的每一个细节。 遵循相同的步骤有优点也有缺点。 粉丝或许会得到一次穿越的体验,但正如有观众指出的那样,“刻意模仿”也让年轻演员很难发挥出自己的特色,表演也会趋于平淡。 另外,剧中的旁白往往听起来很模糊。 这或许是演员功力的问题,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代戏剧的一个问题——古典戏剧的诗意叙事与现代戏剧的口语化叙事之间。 ,存在需要解决和平衡的差距。 再者,过多的场景、频繁的场景切换,其实对剧情的连贯性和观众的心理体验都不太友好——这可能又涉及到传承时是否改编的问题。
舞台姐妹
[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