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越剧的源头strong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很早就知道嵊州是越剧的诞生地,很想去探访那片神奇的土地,是怎样孕育出如此温柔多情的越剧?5月29号下午,机缘终于成熟了,嵊州的袁老师陪我们一行,来到中国女子越剧诞生地——嵊州市甘霖镇施家岙村。从嵊州市区出发,向西沿着37省道,开车到中央宅村时,有一块施家岙、剡溪漂流指示牌,向左转入乡道,经过新市村、丁新村和下岙村,远远看见施家岙 村的石牌坊,终于来到这个传承了千年历史的古村。寻访越剧的源头,体验越剧的原味,欣赏越乡的风光。

我们先到村外的剡溪漂流处,只见剡溪两岸,青山如画,竹木葱茏,绿波荡漾,夕阳铺金,温软如玉,蜿蜒北去……这是我见过的剡溪最美丽的一段。不禁想起李白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等赞美剡溪的诗句。剡溪作为嵊州的母亲河,历代文人墨客,在此流连忘返,留下许多诗词佳作。刚是唐代,就有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杜牧、孟浩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元镇、温庭筠、李绅等400多位诗人泛舟剡溪,钟情剡中,留下了100多首吟咏剡溪的唐诗,使剡溪流金溢彩,成为盛极一时的唐诗之路。

从溪边沿着水泥路往村里走,村口有一块石碑,中国女子越剧诞生地几个大字有些斑驳。施家岙村,青山环抱,溪水萦回,茂林奇石,景色宜人,好像烟云洞迷的世外桃源。 村里盖了很多新房子,一律是黑瓦白墙,越乡的建筑风格。墙角有一株石榴树,花朵盛开,红艳欲滴。此时,远处飘来越剧《红楼梦》中的唱段,隔着高墙,隔着红花,顺着惠风,伴着流水,带着花香,还混杂着泥土刚刚翻耕过的气息,轻柔美妙,抑扬顿挫,行云流水,沁人心扉,感觉特别的亲切。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这是地道的越剧,这是原汁的戏曲,这是越乡的味道。

1923年7月9日,村民王金水忍痛卖掉祖上留下的10亩良田和准备建房的材料,创办了越剧史上第一个女子小哥班科班,并培养了以施银花、屠杏花、赵瑞花为代表的一代名伶。翌年1月14日,该女班在上海升平歌舞台演出,称髦儿小歌班。1925年9月17日上海《新闻报》演出广告中首以越剧称之。因为,浙江绍兴嵊县一带,是古越国所在地,故名越剧。从此,越剧走出嵊州,走向上海,走向全国,一路前行,日益壮大,在历经几次化蝶般的嬗变后,终于发展成为全国第二大剧种。以她真切细腻的表演、委婉动听的唱腔、优美抒情的风格,誉满海内外。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