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北地王越剧知识你值得拥有

author
0 minutes, 0 seconds Read

我很荣幸地为大家介绍一位备受瞩目的编剧大师——庄志。他是一级编剧,是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和上海作家协会会员。我也像他一样,是小学教师出身。 庄志在1942年2月至6月期间,在南翔俱乐部担任职员。在这里,他第一次接触了越剧,了解了幕表戏的门道,进而引发了他的兴趣。在剧团艺人的帮助下,他写了二三个幕表戏给剧团演出,从而开启了他编剧生涯的序幕。而后,他于1942年冬季加入了越剧编剧教习班,开始接受正式的越剧编剧教育。我曾在玉兰剧团剧务部担任过工作,起用笔名庄志。那时,我常常兼做排练、记账和书写戏牌等工作。在此期间,我也编剧了不少中小型越剧团的作品,笔名是晶磊。 后来,我编写了历史剧《国破山河在》,这是由殷鸣慈导演,我担任编剧。该剧受到了文艺界的好评,田汉、洪深、熊佛西等著名人士也前来观看,安娥还在《新闻报》上发表文章称赞该剧。之后,我又编写了不少知名剧目,例如《钦差大人》、《吴山点点愁》、《孪生记》等。 1949年春天,由于我身体较弱,离开了剧团,去浦东颐中工人子弟小学执教了一年。1950年秋天,我回到玉兰剧团,为了配合抗美援朝运动,我与孙旭合作编写了历史剧《信陵公子》,徐玉兰和王文娟出演,充满了爱国主义精神,于卡尔登戏院(今长江剧场)连演连满256场,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部授予剧团奖金400万元(旧币),并颁发了一面锦旗。之后,剧本在《戏曲报》上发表,并由华东人民出版社发行,得到了不少兄弟剧团的排演。1951年冬天,我参加了皖北农村的土改运动。后来,我加入了总部文工团越剧队,在1953年4月跟随团队进入朝鲜,成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文艺战士,并在前线服务。1954年2月,我被调入华东戏曲研究院,将朝鲜古典名剧《春香传》改编成越剧,由徐玉兰、王文娟主演。同年秋天,该剧参加了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剧本一等奖。1955年,该剧还获得了中央文化部颁发的优秀剧本奖。我也因此转为上海越剧院编剧。 1957年,我重新编写了历史剧《国破山河在》,并更名为《北地王》,其中哭祖庙一折成为了徐玉兰派的代表作之一。之后,我整理改编了不少其他的剧目,例如《珍珠塔》、《女飞行员》、《西园记》等,还与其他人合作改编了《祥林嫂》、《关汉卿》等剧目。 1956年4月,我加入了中国党,同年5月被选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并出席了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会议。最终,我于2003年7月30日去世。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