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庭炉峰庙古戏台
甘霖黄箭坂古戏台
嵊州拥有数量众多、形式优美、建筑精美的古戏台,比其他地区更加突出。它们或隐秘于偏远的乡村,或静静躺在市集中,或在岁月中逝去……这些古戏台以铭刻了当时的音乐和音调,记录了戏曲的发展历程。
世代民间艺人勤劳而艰辛的生活,见证了簇拥的观众和如雷的掌声。
“戏台如天地,天地如戏场”。在浙江省嵊州市的城乡中,到处可见建造精美的古戏台。正是这些古戏台,孕育了中国第二大剧种——越剧,也孕育了享誉海内外的越剧六大名旦,如袁雪芬、傅全香、筱丹桂、范瑞娟、尹桂芳、竺水招。如今,古戏台还时常会看到这热闹的景象,遇到重要的年节、庆典、庙会等,人们会邀请专业戏班子,在古戏台上演出三天三夜。
嵊州古戏台的具体数量至今无人知晓。但是据该市文物管理部门的数据,当前还存在大约200座古戏台。这些古戏台数量之多、形式之美,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少见的。
古戏台稀有的建筑之美、建筑之精,遍布全国。它们可能隐居在偏远山村,或静卧于乡镇市场,或在历史的风雨中被遗忘……这些建筑曾经记录丝竹乐音,见证了世代民间艺人的艰辛生活,收集了无数人的欢呼与喝彩。古戏台的历史蕴含着独特的古越文化。
施家岙古戏台——女子越剧发源地
谈到嵊州古戏台,就不得不提嵊州市甘霖镇施家岙村的宗祠古戏台——绳武堂。因为这座古戏台是嵊州市第一副女子越剧科班的发源地。
以前,绳武堂规矩森严,不允许女性在舞台上表演。施银花、赵瑞花、屠杏花等24位女子越剧演员只能在晒场空地上搭建草台,称为“串红台”。
后来,这副女子越剧科班在大上海声名鹊起。回到施家岙后,她们在村民眼中成为名声显赫、炙手可热的女班子,族人因此破例为女班子打开了绝对禁演的绳武堂。在一场“杀鸡祭台”的仪式后,她们免费在祠堂古戏台上为村民表演。一时间,村民们为此接待亲友,宰杀家禽,如同过节一般,全村充满欢腾。女班子表演了《双珠凤》、《玉莲环》、《三官堂》等节目。绳武堂破例让女子上台演出之后,嵊州各地也纷纷效仿,由此,施家岙村声名大噪。
经过岁月的轮回,施家岙古戏台于2000年被有关部门耗资10多万元修复。戏台为单檐歇山顶翘角,座北朝南,金字塔形的歇山顶上装饰有“龙吻”、“瓦将军”、“双单公主追狄青”的堆塑。藻井饰以八道斗拱,井顶雕有《两龙抢珠》。藻井的四周则雕有八只蝙蝠,寓意“福气”。两只石雕狮子屹立在前台口,成为了护卫。后台屏风上有精美彩绘壁画《双凤》。歇山顶四只翘角下铺以木雕城隍庙古戏台保存最完好,是一座气势宏伟、充满越剧地方特色的古戏台。
古戏台宽4.8米,离地高1.7米。受到人民的推崇,城隍庙古戏台饰有四根石柱和龙头。四只木雕雀替雕有《三国演义》人物诸葛亮、刘备、关羽和张飞,整座古戏台显得古朴典雅。两副楹联诗意盎然,值得一读:“一弹流水再弹月,半入江风半入云;红袖翻风鸲鹆舞,紫箫弄月凤凰鸣。”
城隍庙古戏台
城隍庙古戏台是嵊州众多古戏台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具有显著的历史、文化价值。这座古戏台不仅保存完好,而且风格独特,是中国越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隍庙古戏台坐落在数市区,在清嘉庆九年开始建造。庙门为石库城堡式,石狮扶栏,雕刻精细,中间的碑文写着“溪山第一楼”。戏台为重檐歇山顶,覆盖着青灰筒瓦,中间的龙吻双尾向上呈S形,直指苍天,具有古朴灵动的魅力。左右两侧的垂脊分别是用瓦雕刻成文武将军。乘风而立的飞檐角脊上面饰有卷草装饰,形态优美。戏台四根柱子的下端是“亚”字形造型,通体由石材制成。檐下的桁枋在人物故事图案之间插入了回纹图案装饰。戏台上的“牛腿”画面由单个人物组成,如《刘海戏金钱》等,生动可爱。戏台的藻井由十六组斗拱构成放射状,覆斗式八卦形,圆心处以盘龙结顶,并用八条游龙围绕其间,整个构件结构优雅。
在清末民初时期,城隍庙古戏台曾演出许多大班戏,女子的笃班被视为对神灵的亵渎。而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女子越剧在上海风行起来,城隍庙古戏台也开始接纳女演员表演,其演出形式成为一种奇妙的融合了民间艺术和戏曲形式的文艺表达形式,深受人们的欢迎。城隍庙古戏台凭借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演出风格,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也成为了中国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过去,有一些不好的陋习正在逐渐被打破。施银花、屠杏花、赵瑞花、姚水娟、竺素娥、筱丹桂、贾灵凤、马樟花和被称为“十姐妹”的越剧名演员,都曾在城隍庙古戏台上演出。女子越剧班要想进军嵊州之外的宁波、绍兴、杭州和上海等城市进行演出,通常都会在城隍庙古戏台进行“测试”,并通过此来筹措资金。此外,演员或戏班成功在外地发展后,回到家乡或到年关时,也常常会在城隍庙古戏台上进行“看家戏”,以展示其戏班的实力,加深个人影响力。
崇仁玉山公祠古戏台
目前,瞻山庙古戏台是演出最多的古戏台之一,这些古戏台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文化艺术价值。城隍庙古戏台至今仍然吸引着大量的越剧爱好者和观众前来观看演出。这里不仅可以欣赏到精彩的越剧表演,还可以领略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历史沧桑的厚重感。城隍庙古戏台不仅是嵊州地区的重要文化景观,也是全国范围内备受关注的传统文化遗产。
瞻山庙位于嵊州市崇仁镇廿八都村,是一座大殿两进的古建筑,内部设有仪门、古戏台以及配殿和廊屋。
古戏台位于大殿西侧,高25米,宽5.1米,深4.8米,是由单檐歇山顶构成的建筑。屋脊上塑有龙吻和三星高照,屋顶瓦将军代表着风调雨顺。戏台两侧分别塑有哪吒和杨戬等戏曲人物,桁枋之间雕刻着线条流畅、栩栩如生的木雕《群英会》和《卖草囤》等精美雕刻。戏台下面的石柱上则雕刻着深浮雕的《封神榜》故事。戏台中心处,有八角形的藻井上雕刻着八仙图案。戏台与厢房之间的过道上,还有彩绘的福、禄、寿三星屏风。厢房的宽度为24.5米,深度为5米,门窗栏杆装饰着精美的木雕花鸟图案。
在清末民初时期,瞻山庙古戏台曾酬神谢戏演出近百场,尤其是农历九月廿三庙会期间演戏最为热闹。曾经在此台演出的戏班有新昌调腔、金华昆、婺各戏班和绍兴文武乱弹班。20世纪20年代,男子小歌班马潮水、魏梅朵和张云标先后上演了《狸猫换太子》、《双珠凤》、《珍珠塔》和《何文秀》等剧目,而“高升舞台”的筱丹桂、商芳臣、周宝奎、张湘卿和裘大官以及“四季春舞台”的袁雪芬、傅全香和钱妙花则分别在1930年至1933年和1990年代初期在此台演出了《仁义缘》、《碧玉簪》、《九斤姑娘》等戏目,现在后台厢房内依然可见“贤记小高升”、“新高升”等标题文字。
近几年,瞻山庙古戏台在庙会期间日夜演戏,吸引了邻近乡村的村民前来观赏,非常热闹。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瞻山庙成为了瞻山风情游、越剧寻根游等的热门景点。来自上海的越剧爱好者和嵊州本地的越剧迷在此同台演出,古戏台再次焕发出异彩,成为当前一个备受瞩目的文化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