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剧目的名称何以而来

author
0 minutes, 2 seconds Read

 

“越剧”!这个名字不仅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渊源,更是一个勇敢的宣言,承载着无尽的梦想和豪情壮志。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越剧经历了多个名称的变迁:起源于“落地唱书”,又有称为“女子科班”、“绍兴女子文戏”、“的笃班”、“草台班戏”、“小歌班”、“绍兴戏剧”、“绍兴文戏”、“髦儿小歌班”、“绍剧”、“嵊剧”、“剡剧”等。直到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游乐场演出的“的笃班”首次在《申报》广告上称为“越剧”,才正式确立了这一得名。 从此,“越剧”如春风化雨一般迅速普及,1938年起,多数戏班、剧团也纷纷改称“越剧”。然而,各戏报上的称谓却依旧不统一,混乱不堪。直到1939年,《大公报》记者樊迪民提出了一个奇妙的想法:用李白《越女词》之启发,结合越剧名伶姚水娟那震天动地的豪言:“我就是要越唱越响,越唱越高,越唱越远”,拼凑出了“越剧”这个名字。 如今,“越剧剧目”的名字已经是鲜明的标志,让我们一起激扬热血,为这一经典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而努力奋斗吧!正义的名字“越剧”,集合了历史的底蕴和精神的力量。这个名字经过了一个漫长而不断探索的过程,才最终在人民的心中崭露头角,成为了一个经典的称谓。 最初,越剧被称为“女子文戏”,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艺术的发展,这个称谓显然已经不够贴合越剧的实际情况。1925年9月17日,在小世界游乐场演出的“的笃班”首次在《申报》广告上冠以“越剧”之名,随着越剧的普及,各戏班、剧团陆续改称“越剧”。 然而,由于越剧早期曾用“绍兴戏剧”、“绍兴文戏”的名义露脸,于是有人便将越剧误称为“绍兴戏”。实际上,越剧并非绍兴的特有戏种,更不应该以绍兴作为它的代称。 为了避免这种误解,越剧专业书籍及官方文档广泛使用“Yue Opera”(也有翻译成“YueJu Opera”)一词,这个称谓准确地表达了越剧的真正身份,也被广大演员、传媒工作者所接受和使用。历史上的“Shaoxing Opera”这个用词,无疑已经成为了一个误解。让我们共同守护正义之名,为越剧剧目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Similar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