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越剧的荣耀。
1919年,《梁祝》在上海首演,轰动浦江两岸。 1918年越剧在上海兴起后,《梁祝》的演出牢牢占据了沪剧舞台。 随后,女越剧团进入上海,《梁祝》仍是“家庭剧”。 在不断的演出中进行加工和修改,剧本的质量不断提高。 据有关资料显示,从1936年6月26日至1938年1月31日的512天内,越剧女王姚水娟演出《梁祝》76场,居所有演出传统剧目之首,据报纸统计453天。 在此期间,筱丹桂共演出《梁祝》41场。 1939年,袁雪芬、马章华在达赉剧院演出了《梁祝之恋》,后来与范瑞娟合作,消除了原演出中许多低俗、低水平、不健康的表演。 范瑞娟还出演过《山伯之死》。 与琴师周宝才合作,创造了“仙侠跳”唱法,极大地丰富了越剧的音乐和唱腔。 1944年以后,女子越剧进入“池调”时期,出现了以袁学芬、范瑞娟为首的学声剧团,以殷桂芳、朱水照为首的青年剧团,以范瑞娟、付全香为首的东山越艺社,徐玉兰为首的东山越艺社。王文娟和白玉兰剧团已要求导演对剧本进行修改和整理,使剧本结构更加完整。 尤其是学生剧团南伟、陆忠自编自导的《梁祝故事》影响较大。 范瑞娟的《山伯之死》唱段,旋律“低弦”,悲凉、感人、感人。 曾经风靡一时,风靡一时。 尹桂芳演唱的尹牌《山伯之死》、袁学芬演唱的袁牌《英台哭魂》、傅全祥演唱的付牌《山伯的回忆》、范瑞娟演唱的范牌《山伯的回忆》、徐玉兰演唱的《回到十八岁》风格自有其独特的风格和迷人的神韵,使得越剧《梁祝》作为“宅剧”更添艺术魅力。 事实上,越剧的发展和成长可以从《梁祝》的诞生、演出以及不断的加工和完善中追溯到。 很多演员的成就都与《梁祝》密不可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梁山伯与祝英台》由华东越剧实验剧团编剧徐进改编,《梁山伯与祝英台》则由上海越剧院精心加工修改和越剧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使其成为一部真正具有影响力和价值的作品。 优秀的作品,剧本既保持了其优美朴素的特点,又凸显了其反封建的意义和积极的摇摆精神。 剧本所塑造的主人公梁山伯与祝英台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强烈的反抗精神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多年来,许多青年男女从梁祝的故事中获得了灵感和力量。
越剧《梁祝》参加首届全国戏曲观演大会并荣获剧本奖和表演一等奖。 范瑞娟、付全祥荣获演员一等奖。 1953年拍成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艺术电影,由袁雪芬、范瑞娟主演。 该剧曾在多国放映,并于1954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举办的第八届国际电影节上荣获音乐奖,并作为优秀传统越剧作品在国外演出,在国际上受到好评。 越剧《梁祝》被“认为是一部能够代表国家、达到国际水准的剧目”,是一部杰作。 可以说,如果没有《梁祝》,也许越剧不会有今天这么大的影响力。
同时,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上海越剧团,尹桂芳、徐进才主演的芳华越剧团,齐雅仙、毕春芳主演的合作越剧团,金彩凤、丁赛军主演的上海越剧团,以及朱水照、肖水主演的南京越剧团,张银、金宝华主演的浙江越剧团一团,邱爱华、肖小青主演的天津越剧团,金亚楼、于牡丹、高健林、曹主演的武汉越剧团西安越剧团主演的玉珍、尹树春、李惠琴主演的兰州越剧团、毛培清、王秀珍主演的宁波越剧团等全国200多个越剧团,几乎都使用越剧《蝴蝶》 《恋人》作为各剧团的保留剧目。 许多著名越剧演员从演唱到表演,都对梁山伯、祝英台的形象进行了不同的创作。 因此,越剧《梁祝》成为越剧的代表作品。
2.《红楼梦》
越剧《红楼梦》改编自中国古典文学《红楼梦》的故事。 剧本以包黛爱情故事为主线,在有限的范围内尽可能体现原作的精神。 1958年首演,由著名越剧表演艺术家徐玉兰、王文娟主演。 1962年它被拍成电影,成为家喻户晓的名字。 越剧《红楼梦》是越剧舞台上极难超越的艺术高峰,也是中国戏曲宝库中的宝贵财富。
1957年,上海越剧团编剧徐进根据曹雪芹原著改编了越剧《红楼梦》。 1958年2月至3月,越剧《红楼梦》首演,连续演出54场,场场爆满。 1959年,该剧在北京演出,献礼国庆十周年。 周恩来总理亲自接见了编剧和主要演员。 1960年赴香港演出,轰动一时。 香港电影界提议将这部经典搬上大银幕。 后来决定由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 主演自然落到了王文娟和徐玉兰身上,导演是曾任香港南华电影公司导演、后来回到内地担任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的岑凡。 经过一年的拍摄,越剧电影《红楼梦》于1962年杀青,在中国香港上映时再次引起轰动。 1978年,越剧电影《红楼梦》沉寂15年后恢复放映,红遍全国。 仅上海就有36家剧院24小时播放该剧。 人们排起长队,有时只能在午夜才能买到票。 挤破鞋看《红楼梦》的场景是那个时代很多中国人的共同记忆。 这部电影创下了中国观众最多的纪录,累计票房超过2亿,当时的票价为20毛钱。
1962年版越剧电影《红楼梦》在参与者的激情表演下,在世事跌宕起伏中,成为电影史上的经典。 如今,经历过电影重新上映的人,说起“林姐”和“包哥”,还记得王文娟和徐玉兰。 世界上有相爱的人。 有多少人因为这部电影而开始看《红楼梦》,有多少人因为这部电影而爱上越剧。 时至今日,越剧电影《红楼梦》依然具有这样的魔力。 无与伦比的艺术家们给我们留下了无与伦比的优雅之作,这是中国戏曲、电影史上的一个奇迹。
3.《孟丽君》
孟丽君是清代杭州才女陈端生(1751年—约1796年)所著长弹词《重生》中女主人公的名字。 陈端生的原创作品《重生》是一部文笔优美、语言幽默、风格突出的传奇弹词。 也是祖国五千年光辉文化中的光辉经典。 人们喜爱《重生》,也喜爱《重生》塑造的孟丽君才华横溢、聪明才智不朽的艺术形象。 数百年来,无数演绎作品层出不穷,许多衍生作品也常被称为“孟丽君”。
越剧《孟丽君》是越剧中的经典之作。 这部剧的剧情一波三折,受到很多人的喜爱。 越剧《孟丽君》曾被多个流派演出,成为越剧的常见剧目。
该剧讲述了元代才女孟丽君为救被权势奸臣陷害的未婚夫皇甫少华女扮男装离家出走的故事。 后来她通过了科举考试,成为了宰相。 元成帝识破了丽君的伪装,欲纳她为妃,但丽君拒绝了。 在太后的帮助下,丽君得以救忠除奸,并嫁给了皇甫少华。
4.《追鱼》
主要剧情是:北宋嘉佑年间,应天府学生张震的父亲与开封府金牡丹小姐的父亲金呈祥本来是同学,从小就结婚了。 。 张珍父母去世后,家道衰落。 金宰相对张震的态度是冷淡的,因为他认为他很穷。 他命张震独自住在后花园碧波池边的茅草屋里读书,等待退婚的机会。 鲤鱼精不甘寂寞在水屋里。 看到张珍的单纯,她化身为牡丹小姐,夜夜相见。 不料,她被真正的牡丹小姐发现,并被赶出金门。 假牡丹和张珍在回老家的路上,被金宰相看见,误以为他的女儿跟张私奔了。 到了家里,牡丹真假难辨,特意请教包公,鲤鱼精却对牡丹的真假做文章。 后来,鲤鱼精化作凡人,嫁给了张珍。
该剧是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 该剧本是根据康德改编的湖南文字移植编写的。 该剧于1956年由上海越剧二团在人民剧院首演。
1959年8月,天马电影制片厂将其拍成彩色戏曲艺术电影,应云伟执导,张震角色改为徐玉兰。 该剧是徐玉兰、王文娟的代表作之一,曾多次受国宾演出。
5.《西园记》
越剧古装剧。 庄治于1980年根据明代吴兵所著的同名传奇故事和裴庚改编的昆书改编而成。 《西园记》是中国明末传奇作品。 吴冰撰。
该剧讲述了两个女人王玉珍和赵玉英共同生活在赵园的故事。 书生张继华在西园偶遇王玉珍,一见钟情,却误认她是赵玉英。 不久,赵玉英因病去世,张氏闻讯伤心欲绝。 后来,他在西园再次见到玉珍,以为是玉英的鬼魂。 张四真心地想着玉英,深夜叫着她的名字。 赵父想把玉珍嫁给季华,但被他拒绝了。 经过玉英的劝说,误会解除,两人结婚了。
《西园记》描写细腻,意境巧妙。 它利用真假误会、人与鬼的误会来推动剧情的发展。 它有起伏,匀称,适合舞台表演。
1980年国庆节上海越剧院二团在北京剧院首演,该剧利用误会和巧合制造喜剧效果。 许玉兰饰演的张继华书卷气十足,展现出人物的朴实、诚实、爱情的真挚。 王文娟饰演的王玉珍外表端庄、安静、温顺、矜持,但内心爱憎分明,热情奔放,敢于突破封建礼教。 该剧每场演出均座无虚席。 1980年,上海越剧院将该剧带到香港演出。
1982年,该剧被上海电视台拍摄并作为歌剧电视剧播出。 同年荣获民族歌剧电视剧“金鹰奖”。
6.《五个女儿的生日祝福》
《五姑娘祝寿》是顾西东于1982年创作的越剧剧目,是浙江小白花越剧团的老戏。 198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将该剧拍成电影,由张俊生执导,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出。 荣获第五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
该剧讲述了尚书杨继康过生日,他的五个女儿女婿都来给他庆生。 由于养女三春和女婿邹应龙出身贫寒,杨夫人不高兴,被赶出了家门。 后杨因得罪严嵩而被免职。 其他姑娘都靠不住,三春收留了他。后来,邹氏成为状元,推翻了严嵩。 杨辰的冤屈得到了平反,众女再次前来拜祭。 经过一番坎坷,杨夫人终于明白了人间的温暖和温暖。
该剧寓教于乐,角色齐全,男女演员多对,唱腔多样。 深受广大越剧爱好者的喜爱。 尤其是“五朵金花”——毛伟涛、董克棣、何英、何赛飞、方学文的表演,让本片广受好评。
7.《碧玉簪》
该剧讲述了明朝尚书李廷甫将女儿秀英许配给翰林王裕之子玉琳的故事。 秀英的表弟顾文友求婚失败后,贿赂孙媒人向秀英借了一朵玉簪。 秀英结婚当天,他连同一封伪造的情书,偷偷放在秀英的新房里。 玉琳落入陷阱,怀疑秀英。 不忠会导致忽视和羞辱。 廷符听说女儿被虐待,急忙进宫质问女儿。 玉林芳给她看了一封情书和一根玉簪,真相大白。 然而,秀英却被折磨得病入膏肓。 玉琳悔恨不已,前往北京参加考试,邀请凤官霞佩承认错误,并向秀英道歉。
1918年,男剧团演员马朝水根据《李秀英宝卷》、《碧玉钗全传》等书中的故事编排了剧目,还参考了东阳剧团(婺剧)《碧玉钗》的情节同年在上海首映。 华星剧场后来成为各越剧团演出的蓝本。 1954年,华东戏曲研究院编辑部根据老越剧版本和启发越剧团演出版本,编撰了该剧。 当年7月9日,华东越剧实验团在人民剧院首演该剧。
1962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香港大鹏电影公司将该剧拍成戏曲艺术电影。 该剧是上海越剧院的保留剧目,也是金彩凤的代表作之一。 其艺术风格为悲喜剧,既催人泪下又令人捧腹。
8.《爱情侦探》
《探案》是一出传统越剧剧目,取自明代传奇故事《烧香》。 该剧是上海越剧院的保留剧目,也是傅全祥的代表作之一。 中国还有一部同名电影,由江南电影制片厂于1958年摄制,其主要情节为:落选的王奎与名妓焦桂英相识并结婚。 王奎到北京参加考试,得了第一名后就变得忘恩负义。 桂英收到离婚书后,前往海神庙痛哭王奎的罪行,并上吊自杀。 官司中的小鬼活捉了王奎。
1957年,上海越剧院聘请田汉、安娥编剧,陈鹏执导。 该剧于10月28日在人民剧院首演。
付全祥在《仰高》、《旅行》、《爱情侦探》等场景中学习和借鉴了川剧、昆剧的表演技巧。 《走路》场景中,用四尺长的袖子载歌载舞,展现了焦桂英美丽动人的鬼魂形象。 其中一首唱腔(弦下腔)声情并茂,表达了人物饱含悲情的悲痛,成为赋派唱腔的代表作。 《行录》和《羊高》两剧经常作为两部优秀的戏曲选段进行表演和教学。
9.《白蛇传》
神话剧。 讲述了在峨眉山修行千年的白蛇(白素贞饰)和青蛇(小青饰)姐妹下凡,结识了杭州药店店员许仙。 白素贞见许仙忠心耿耿,便嫁给了他。 金山寺法海禅师破坏,怂恿徐在端午节免费喝雄黄酒。 无偿饮酒后,徐显原形,徐惊死。 白醒来后,前往昆仑山盗取仙草,救活徐。 后来,法海将徐软禁在金山寺。 白、小青淹没金山,与法海大战。 白因怀孕而战败,回到杭州。 徐逃离金山寺,在西湖断桥遇见白,两人重归于好。 不久,白氏生下儿子。 月圆之际,法海施法,将白升入金钵之中,镇压于雷峰塔下。 几年后,小青炼制了神火,烧毁了雷峰塔,救出了白。
1918年6月13日(农历五月初五),由马朝水、费翠堂、王永春等人组成的男剧团在上海华星剧院演出。 1952年秋,华东戏曲研究所越剧创作室重新编写剧本,内容去掉,精髓保留,凸显了白素贞善良美丽的灵魂。 袁雪芬饰演白蛇,范瑞娟饰演许仙,傅全祥饰演萧青,吴小楼饰演法海,金艳芳饰演许姐姐。 1956年3月,上海越剧团改版演出,袁雪芬任导演,饰演白素贞,范瑞娟饰演许仙,卢瑞英饰演萧青。 布景新颖,采用皮影、剪纸的风格设计。 1952年,合作越剧团也排演了该剧,该剧由洪峰编剧,齐亚贤、毕春芳主演。
10.《潘福索夫》
越剧《盘符苏夫》:传统越剧剧目。 嘉靖年间,曾荣因父亲被严嵩所杀而逃亡。 被严党员严茂庆收养为养子,并与严嵩的孙女兰珍成婚。 婚后,兰珍发现丈夫情绪异常。 经审讯,她了解了详细情况,表示同情。 后来,兰珍妈妈过生日的时候,曾蓉过来给她祝贺。 他趁机闯入秘密主楼,以获取严嵩的犯罪证据。 不料返程受阻,误入严格党员赵文华之女万珍的房间,无法逃脱。 兰珍见曾蓉深夜没有回来,怀疑她遇到麻烦,便回到了苏府父母家,由此引发了一场争执。 婉珍见状,领着曾荣出来平息风波。
越剧《十佳图》于1918年6月14日在上海华兴戏院上演,由男剧团费翠堂、王永春、马朝水、马阿顺等人演出。 后来成为绍兴文戏时期男女剧团共同演出的剧目,被誉为“老戏”。
1941年12月19日,徐玉兰在上海老扎剧院与石银花搭档,正式将角色转为头肩小生。 她与三大名演员之一的时银华首演《盘福索福》,一举获得成功。
之后,华东戏曲研究所、越剧实验一团等编审室根据姚水娟的表演版本、刘金玉的口述录音和桂剧《闹演赋》进行编撰。
经过整理和修改,《盘符搜符》重点讲述了颜兰珍和曾荣之间的爱情、正义和家仇的冲突。 该剧已成为上海越剧院的保留剧目之一。 著名越剧演员袁雪芬、范瑞娟、付全祥、徐玉兰、王文娟、卢金华、金彩凤等均曾在本剧中演出。
11.《老婆要老婆》
一部传统越剧讲述了相府王爷梁玉书在春游时意外遇见谢云霞的故事。 几经波折,他终于与谢云霞结婚。 没想到婚后妻子却对他冷淡了。 梁玉树试图娶妻失败,却在房间里偷听妻子的抱怨,揭开了真相。 他知道,是他的父亲杀了谢云霞的父母。 梁很同情谢的遭遇,并向谢说清楚了事情的经过,夫妻俩也变得和睦起来。 此后,梁玉书被父亲强迫去北京参加考试,被迫加入皇室。 梁弃官回家,妻子谢云霞却失踪了。 他先向母亲和妹妹要妻,后又向谢的结拜兄弟刘仁元要妻。 最后在刘先生的帮助下,夫妻俩重逢并双双离家。 逃跑。
这部剧的灵感来自于《潘福索夫》。 曾被二甲仙剧、阳剧改编,也曾以连环画、年画的形式出版。
1961年夏,福建省芳华越剧团根据尹子藏的手稿(上、下二),由尹桂芳、陈漫、王艳霞、王军改编,在福州人民剧院演出。陈漫撰)。
该剧的剧本在1962年青年剧团重新整理后,几乎成为通用版本,许多剧团大多根据青年剧团1962年的演绎进行演出。 但由于不同演员的表演方式不同,该剧具有不同的艺术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尹桂芳的诠释、卢金娟的诠释和韦少秋的诠释。
12.《王虎劫》
《王虎劫》是一部传统越剧剧目。 主要讲述了杭州才子周文彬女扮男装,在元宵之夜穿越到比武台的故事。 他在旅途中遇见了兵部尚书之子王天宝。 王天宝被周文斌震惊,带他回家结婚。 周文斌劝王天宝把婚礼推迟到第二天。 王天宝让周文斌和妹妹秀英一起睡,防止周文斌逃跑。 周文斌与秀英原本相爱,却被王天宝阻拦,于是二人暗算。 王天宝和母亲碍于家族名誉,被迫同意周文斌和秀英的婚事。 周文斌因祸得福,赢得了美人回国。
该剧的故事源于越剧男团时期演出的弹词《三笑》。 新版重点讲述了王老虎抢亲引发的一系列被动可笑的情节,并对他的丑恶行为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其中,“误认”、“玩豹子”、“送女朋友”、“修复姐妹”等场景具有很强的喜剧效果。
1958年2月1日,由合作越剧团在瑞金剧院首演。 由李卓云执导,毕春芳饰演周文斌,齐亚贤饰演王秀英,潘晓晓饰演王天宝,陈金莲饰演朱枝山。 演出受到观众好评,成为剧团的保留剧目。
1962年,香港长城电影公司将其拍成戏曲艺术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