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越剧的光荣。越剧《梁祝》确实促使了本剧种的发展,同时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首先是1919年首演于上海,轰动了浦江两岸,在1918年越剧在沪打开局面后,《梁祝》之演出便牢固地占领了上海戏曲舞台。然后,越剧女班进入上海后,《梁祝》仍是看家戏。在不断演出中进行加工修改,剧本质量不断提高。据有关资料表明:越剧皇后姚水娟从1936年6月26日至1938年1月31日的512天中,据453天报纸统计,《梁祝》演出76场,占上演传统戏之首。在此期间筱丹桂演《梁祝》41场。1939年袁雪芬与马樟花在大来剧场合演《梁祝哀史》,以后又与范瑞娟合作,在演出中排除了老本中许多庸俗、低级的不健康表演,而范瑞娟又在山伯临终一场演出中,在琴师周宝财配合下,创造弦下调唱腔,大大丰富了越剧音乐、唱腔。1944年以后,女子越剧进入尺调时期以后,以袁雪芬、范瑞娟为首的雪声剧团,以尹桂芳、竺水招为首的芳华剧团,以范瑞娟、傅全香为首的东山越艺社,以徐玉兰、王文娟为首的玉兰剧团都曾请编导重新修改和整理,使剧本结构渐趋完整,尤以雪声剧团由南微、吕仲编导的《梁祝哀史》,影响更大。范瑞娟演唱的《山伯临终》这段弦下调唱腔,曲调悲伤哀怨、缠绵动人,曾脍炙人口、风靡一时。尹桂芳演唱的尹派《山伯临终》、袁雪芬演唱的袁派《英台哭灵》、傅全香演唱的傅派《英台哭灵》,范瑞娟演唱的范派《山伯回忆》、徐玉兰演唱的徐派《回十八》,各具一格,韵味迷人,使越剧《梁祝》更具有看家戏的艺术魅力。实际上,越剧发展壮大的过程,可以从《梁祝》的诞生、演出和不断加工提高中找到轨迹。不少名演员的成就,是与《梁祝》分不开的。
新中国成立后,由华东越剧实验剧团编剧徐进等改编了《梁山伯与祝英台》,上海越剧院及越剧工作者又对《梁祝》作了精心加工修改,成为真正有影响有价值的精品,剧本既保持了它优美朴素的特色,又突出了它的反封建的意义和积极浪温主义的精神。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一对青年男女的生命和理想是被葬送在封建制度冷酷的坟墓中的。剧本用化蝶来象征他们的再生,把他们当作追求婚姻自由和理想、勇气的化身。这本戏强烈地表现了中国古代人民追求自由和幸福生活不可征服的意义,和他们勇于自我牺牲、敢于反抗的精神。越剧《梁祝》不仅由于它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同时还由于高度的艺术性。它最显著的特色是浪漫主义的色彩。故事的结尾,主人公双双殉情,从坟墓中飞出了一对蝴蝶,自由自在地在空中翩翩起舞。这种象征性的写法表示了主人公斗争的胜利,显示了他们的精神是不死的,也表示了人民的美好的愿望,并体现了封建制度下的人民追求自由幸福的不屈意志和必胜的信心。剧本所塑造的主人公梁山伯祝英台对爱情执着的追求和强烈的反抗精神,都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多少年来,许多青年男女都从梁祝的故事里得到启迪和力量。
越剧《梁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该剧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得了剧本奖和演出一等奖。范瑞娟、傅全香获演员一等奖。并于1953年拍摄成新中国第一部彩色戏曲艺术片,由袁雪芬、范瑞娟主演,曾在许多国家放映,1954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卡罗维发利举行的第八届国际电影节上获音乐片奖。在日内瓦招待外宾,受到外国来宾及友人的热烈欢迎。还作为越剧优秀传统剧目出国进行过访问演出,在国际上受到赞誉。越剧《梁祝》被认为是一个可以代表国家的剧目,够得上国际水平的精品之作(周扬等原文化部领导及首都文艺界人士语,见《戏曲报》第5卷第6期第229页)。可以这样说,没有《梁祝》,也许越剧没有今天这样大的影响。据《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第212页载:取材于梁祝故事的地方戏曲作品很多,除越剧外,川剧、滇剧、湘剧、赣剧、徽剧、粤剧、河北梆子、梨园戏、豫剧、楚剧、武安并调落子,河南曲剧、京剧等都有自己的演出剧目。其中以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指建国后上海越剧院改编本)和川剧的《柳荫记》影响较大,并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演出风格。
与此同时,上海徐玉兰、王文娟主演的玉兰越剧团,尹桂芳、许金彩主演的芳华越剧团,戚雅仙、毕春芳主演的合作越剧团,金采风、丁赛君主演的上海越剧院,以及由竺水招、筱水招主演的南京市越剧团,张茵、金宝花主演的浙江越剧一团,裘爱花、筱小卿主演的天津市越剧团,金雅楼、玉牡丹主演的武汉市越剧团,高剑琳、曹玉珍主演的西安市越剧团,尹树春、李慧琴主演的兰州市越剧团,毛佩卿、汪秀贞主演的宁波市越剧团等全国二百多个越剧团体,几乎都把越剧《梁祝》作为每个剧团的保留剧目,许多著名越剧演员对梁山伯、祝英台的形象从唱腔到表演都有不同的创造。因此,越剧《梁祝》也就成为越剧的代表作。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越剧的光荣。历史将进入21世纪,目前,又出现了内容新颖的杭州越剧院演出本《梁祝情梦》,并涌现出上海的章瑞虹、陈颖,宁波的白银飞、赵海英等演《梁祝》戏的越剧新秀,她们都在争创演《梁祝》戏的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