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观众感受《梁祝》的魅力
经过一年多越剧、沪剧、淮剧驻场演出市场的培育,“宛平剧场看驻场戏”的理念逐渐深入戏迷心中。 昨晚,上海越剧经典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首轮16场驻场演出在宛平落下帷幕。 五对袁帆版《梁山伯》《祝英台》一同登台,展示了越剧在上海的传承。
袁帆版越剧大师袁雪芬、范瑞娟的《梁祝》可谓“山中鼻祖”,对于越剧爱好者来说意义重大。 昨晚的精彩演出涵盖了上海越剧院三代越剧演员。 领衔登台的元派花旦徐晓飞是上海越剧院刚刚引进的。 著名大师张瑞红、方亚芬已长期远离舞台。 昨晚,他们带领上海越剧学生一起表演了这部越剧。 经典作品继承了上海越剧“推陈出新”、传承经典的传统。 这也是宛平剧院举办本次越剧常驻演出的初衷。
16场驻场演出包括繁复版和元繁版两个经典版本,汇聚了梅花奖获得者、当代越剧表演艺术家、越剧名家、中生代越剧新锐演员,以及来自越剧界的主要演员共17位。新生代包括张瑞红与陈瑛、王柔桑与盛书阳、斯玉林与邓华伟、王书文与王杰、董欣欣与杨芸儿等众多“梁祝”组合给观众带来了不同的演绎和感受。 还有公益演出2场,惠及医护人员和志愿者,票价80元每场。 此外,宛平剧院还开发了《萧云悠扬》小派经典折子戏等常驻演出项目。
观众参与“有福恋人”系列活动
结合常驻剧目,宛平剧院一站式艺术想象空间大玩集围绕《有福恋人》演出开启系列活动,主演王柔桑、盛书阳、王书文、王杰4场演出。 不同主题演出前导赏、14场手工“蝴蝶扇”、“梁祝面人”、“蝴蝶书签”、“蝴蝶发饰”活动、6场中秋接龙活动、越剧夏令营、5场班级参观、1场“蝴蝶发饰《梁祝》亲子半日营及2场特色活动——《传承人风秋霞》戏曲娃娃亲子面团雕塑专场”、“祝英台梳妆台戏”沙龙》、《蝴蝶》咖啡陪伴参与《大万吉》剧场的观众。
在此前的越剧夏令营中,剧院与赵氏艺术教育合作,将热爱越剧的孩子们带入剧院。 营期结束当天,23名可爱的戏曲孩子在宛平剧场演唱了《送别十八岁》。 10月3日,一群向往中国传统文化的孩子受邀参加大玩集亲子半日营,专业老师讲解各种橡皮筋、发夹的用法。 在昨天的大万吉·面团雕塑专场活动中,武松面团雕塑家冯秋霞根据《梁祝》中两位主角的形象,特意创作了山伯娃娃和瀛台娃娃,并带领参与者制作了属于自己的戏曲娃娃。 (新民晚报记者赵悦)